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发改政研 > 新媒体解读

坚持“惠民”“亲民”“便民”导向 四川省成都市积极探索解决老年人“吃饭难”

发布时间:2022/05/26
来源:政研室
[ 打印 ]

  近年来,成都市老年人口持续增多,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由于家庭规模小型化、老年人行动不便,特别是对独居、孤寡、高龄、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来说,“吃饭难”问题更加凸显。成都市积极统筹服务资源,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以“惠民”“亲民”“便民”为导向,构建高质量社区助餐服务体系,形成“政府保障基本、社会增加供给、市场满足需求”的多层次服务格局,让老年人感受到城市温度、社会温暖。

  一、立足“惠民”导向,把解决老年人“吃饭难”作为政府民生实事

  成都市成立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养老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将助餐服务纳入政府工作“十大民生实事”“我为群众办实事”“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建立“服务范围、服务对象、服务质量、服务方式”等全链条精准事中事后监管模式,要求服务机构每周服务时间不少于5天,服务范围、对象和工作时间、方式及时向社会公开,服务纳入居家养老信息平台进行实时记录。

  在高位部署推动下,成都市对助餐体系进行了专项规划,出台《关于推进老年人助餐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要求各区(市)县因地制宜制定助餐服务具体实施方案,并将社区助餐纳入《成都市“十四五”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与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嵌入式社区养老院、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一体规划、统筹布局,统一组织、协同实施。

  二、把握“亲民”导向,做好降低助餐价格和服务可持续之间的平衡

  成都市统筹政府和市场资源,完善“个人掏一点、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助餐服务运营机制,保障助餐机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财政分级补助。市级财政对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可按实际就餐天数给予每人每天不低于2元的就餐服务补贴,给予助餐机构最高一次性5万元建设补贴。在市级财政支持的基础上,各区(市)县结合实际制定了配套补助标准:锦江区按照市级补贴标准1:1比例配套安排区级补贴,龙泉驿区将补贴范围扩大到所有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并将补贴标准提高到每人每餐4元,天府新区、高新区按服务设施种类给予助餐机构最高5万元的建设补助,根据综合指标评定结果给予最高10万元的奖励补助。近三年市、县两级财政投入各类资金超过3000万元,累计服务老年人近1000万人次,全市建立了“长寿食堂+助餐服务点+邻里互助点+中央厨房”四级服务网络,辐射带动508个社区助餐点,其中单独运营61个,依托餐饮企业运营106个,依托养老服务设施运营341个,形成了以养老服务机构和餐饮企业为主体、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多元服务体系。

  另一方面,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广泛吸引社会多方力量参与助餐服务发展,既满足老年人就餐需求,又保障企业微利运营,实现互利共赢、可持续发展。武侯区通过低龄老年人服务高龄老年人、成立社区公司等方式,打造“奶奶的厨房”,实现自我“造血”可持续运营,成为盈利能力较强的“网红打卡餐厅”。青羊区通过社区和企业合作举办新模式,对80岁以上的老年人或满足条件的困难老年人给予菜品8折的基础上再减2元的优惠,通过政府给补贴、带动企业给折扣,打造清江社区、长城社区等一批“长者食堂”。成华区依托民营餐饮企业品牌,实现配餐个性化,得到群众的高度认可。

  三、突出“便民”导向,智慧化提升服务效能

  成都市探索线上线下协同联动、科技赋能优化提升、业态融合拓展功能,以“绣花”功夫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就餐服务需求。

  (一)信息平台助力构建助餐网络。结合老年人分布、身体状况和就餐需求实际,区分特殊困难和普通老年群体,建立“线上+线下”服务模式,以居家养老信息平台、老年助餐服务地图等信息化平台为保障,按照自主到点堂食、配送到点取餐、上门到户送餐等方式分类提供就餐、配餐和送餐服务,打造“城区15分钟、郊区30分钟”助餐配餐服务圈。

  (二)智慧赋能助力刷脸就餐。考虑老年人便利就餐需要,创新老年人用餐结算方式,延伸应用“人脸识别”技术,研发养老助餐信息化服务平台,试点推进人脸识别刷脸助餐,打破老年人签字确认才能就餐传统,实现助餐补贴“无纸化”资金审核结算。2021年通过刷脸就餐方式累计为5500余人提供助餐服务。

  (三)功能拓展助力业态融合。高新区、锦江区、金牛区、成华区等助餐机构常态化提供“两荤一素一汤”套餐,同时配备休闲娱乐室、图书阅览室等休闲场地,形成“助餐+休闲”一体化服务。郫都区率先开展互助养老志愿服务,作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延伸,更精准地为老年人提供助餐、生活照料等服务。(成都市发展改革委供稿)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