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发改政研 > 社会关切回应

国家发展改革委11月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之八

发布时间:2022/11/24
来源:政研室
[ 打印 ]

  中国证券报记者:我们注意到,11月10日国家发改委公开通报了第4期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的典型案例。请问该通报机制建立以来已经取得了哪些进展和成效?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为扎实推进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进一步破除市场准入壁垒,不断优化市场准入环境,2021年以来,我委建立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案例归集和通报制度,通过地方上报、公开媒体搜集、开展效能评估等方式,多渠道发现案例线索。这项工作在推进中得到了媒体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按照“一案一核查,一案一通报”原则,我们会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地方发展改革委对案例及处理情况进行核查,目前已公开通报4批共65个典型案例,有效推动各地方对照查摆,破除了一批人民群众关心、市场主体关切的典型准入壁垒。

  比如,在第4批通报中涉及的15个共享单车行业市场准入相关案例中,有的是地方通过行政手段制造行业垄断,有的是限制外地共享单车企业到本地经营,还有的是违规收取高额费用,这些行为扰乱了共享单车市场准入环境。目前,15个相关案例中已有13个案例已完成整改,2个案例正在有序推进整改。有关案例通报和整改工作及时响应共享单车行业市场主体的普遍诉求,切实降低市场主体准入成本,进一步规范了相关行业准入秩序。不少地方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云南省、山东省、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和有关地市主动开展案例排查和整改,取得积极成效。

  近期,为落实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和深化“放管服”改革有关工作部署,我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发展改革委全面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排查清理,将市场准入壁垒排查清理纳入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典型案例“按月核查,按季通报”的范围,建立上下联动的长效工作机制,进一步畅通市场主体对准入壁垒的投诉渠道,健全处理回应机制。

  下一步,我们将密切联系各单位,进一步做好案例摸排、归集、核查、督办。对于部分地方层面协调难度较大、难以推动解决的案例,将建立中央有关部门与地方协同督办机制,加强对地方工作指导,跟踪办理进展直至相关问题稳妥解决,形成一批协调督办破除市场准入壁垒的典型案例,这有利于进一步畅通市场准入环节,构建更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