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发改政研 > 社会关切回应

专题新闻发布会 | 关于《“十四五”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实施方案》答记者问之一

发布时间:2021/09/27
来源:政研室
[ 打印 ]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与《总体规划》相比,《实施方案》有哪些亮点?

  周小棋: 

  与总体规划相比,《实施方案》在结构和内容上保持了延续性,但在理念思路、目标任务等方面突出了“加大力度”“高质量”“共建共享”等。紧密结合通道发展实际,根据通道新情况、新要求,提出了推进任务落实的新路径、新方法,力求更好指导通道发展。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四个“着力”。

  一是着力补齐主通道和枢纽建设短板弱项。《总体规划》提出建设自重庆(成都)至北部湾出海口三条通路,打造重庆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成都国家重要商贸物流中心和广西北部湾国际门户港等沿线重要枢纽。经过多年建设,主通道和节点枢纽功能不断提升,基础设施网络持续完善,但铁路干线瓶颈制约、港口设施和服务能力短板弱项等问题依然存在。随着通道建设不断深入,沿线运输量不断增长,现有瓶颈“卡脖子”效应将愈发明显,原有的工作力度和进度难以适应通道高质量发展需要。为此,《实施方案》提出重点围绕主通道和重要枢纽,有针对性地进一步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力求全面提升通道运行效率和能级。

  二是着力提高通道运输组织和物流质量效益。《总体规划》提出了加强物流运输组织、提升多式联运效率和质量、积极发展特色物流等工作任务。《总体规划》实施两年来,通道运行效率质量不断提升,运行组织所面临的主要矛盾转移到如何结合通道腹地经济条件和区位特点,创新物流模式,更好提升铁海联运、国际班轮、跨境班列班车等重点业务服务水平,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班轮品牌上。《实施方案》在铁海联运、国际班列班车、航线航班组织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明确了重点努力方向,突出要加强通道跨区域协同联动与共建共享通道运营组织平台,全面提升通道总体运行效率。

  三是着力降低成本和优化服务。《总体规划》中提出了推动通关便利化相关任务,但对通道优服降费相关内容涉及不多。《总体规划》印发实施以来,通道沿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应用范围不断拓展,“一单制”试点逐渐铺开,口岸通关时间大幅压缩,但在降低通道综合物流成本和进一步提升综合服务水平上,尚有许多工作要做,运输成本高于中东部地区、专业化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仍然存在。《实施方案》提出全面清理通道运行收费环节,推动港口、铁路站场等运营主体和口岸优服提质降费,强调继续深入推进“一单制”,强化口岸功能,培育冷链、大宗商品等专业化物流服务,进一步改善通关便利化水平,为继续提升通道综合服务水平提供了指引。

  四是着力推进通道融合开放发展。《总体规划》提出通过发展国际合作园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打造陆港经济区,发展航运、航空经济并改善营商环境等措施,促进通道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通过多年建设,国内国际合作园区建设不断推进,临港、临空经济区开始起步,但与规划所设定的目标相比,差距仍很大。《实施方案》提出,加快培育通道经济增长极、加快资源要素和产业聚集,拓展服务业态并联动沿线产业园区、边境经济合作区,打造若干枢纽经济区,强调参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物流枢纽节点建设、拓展境外服务网络,衔接国际合作机制推进周边国家合作,强调充分利用国际协定和平台,加强产业链合作、壮大国际合作园区和经济合作区。系列措施扭住了通道未来进一步扩大开放、共建共享的牛鼻子。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