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发改政研 > 社会关切回应

如何看待疫情对今年经济增长造成的影响,今年既定经济发展目标能否完成?

2020/03/21 政研室

  昨天,国家统计局刚刚发布了前两个月经济运行数据,从目前情况来看,疫情确实对我国经济运行带来了明显影响,供需两端均受到了较大冲击,一些行业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很多困难,前两个月主要经济数据都出现了明显回落。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疫情的冲击是暂时性的、阶段性的,随着疫情防控的成效日渐显现,一系列已经出台的阶段性应急政策措施逐步落地,特别是后续我们还将适时推动出台一系列对冲政策,企业活力和市场潜力将进一步激发,我国经济运行必将回归常态,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具有很多支撑。

  首先,14亿人口生活有保障。民生是发展的起点和归宿,近两个月来,尽管经济运行受到疫情较大冲击,但全国人民生活必需品、医疗物资、电气水热等基本供应都得到有力有效的保障,食品、药品、基础工业品、基本公共服务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有序运转,经济社会大局保持稳定。这表明我们在保障民生上经受住了一次大考。

  第二,大国经济有韧性。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疫情对经济的短期冲击我们是可以承受的,特别是我国拥有雄厚的物资技术基础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为应对疫情影响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比如说,短时间内我国各种应急物资的生产能力得到了有效发挥并迅速扩张,及时满足了快速攀升的防控需求和大量集中的生活需求,这也充分体现出了我国经济具有的强大供给能力、适应能力和修复能力。

  第三,复产达产在推进。刚才主持人已经介绍了相关的情况。目前来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复工率提高还是比较快的,在大中型企业的带动之下,大量小微企业的复工复产也在加快推进。

  第四,经济运行现亮点。虽然疫情对经济运行带来了比较大的冲击,但是我们也看到,一些行业企业特别是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品出现了逆势成长,呈现出不少亮点,比如说网购快递、生鲜电商、在线教育、远程问诊、远程办公等新兴服务需求快速扩张。我想,很多人在疫情期间都享受了这些方面的服务。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提高了5个百分点,信息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了3.8%,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的产量分别增长了119.7%、45.1%。

  第五,应急政策见成效。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这段时间以来,各地各部门根据形势需要紧锣密鼓地出台了多项有力有效的对冲政策。比如说不久前出台实施的总计超过1万亿元的减税降费政策,促进消费提质扩容的19条措施以及昨天开始实施的定向降准等等。随着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地见效,相信将会不断缓解经济运行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困难。

  与此同时,在一系列应对措施的作用下,我国疫情扩散势头已经得到基本遏制,防控形势逐步向好,这为经济尽早恢复正常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从目前调研了解的情况来看,企业家信心也正在逐步回稳,国际上对我国经济发展也充满信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日前表示,在中国政府各项有效措施的作用下,中国经济将在二季度恢复正常。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