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发出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人类解放而团结奋斗。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团结奋斗的时代号召始终贯穿全篇。“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这是在长期实践中得出的至关紧要的规律性认识,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
团结奋斗是历史证明的实践结晶。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始终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集中体现,也是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共同价值追求,这是中华民族得以在悠悠历史长河中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最独特的精神禀赋,也是一百年来党带领人民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最显著的精神标识。就在这精神的种子里,印刻着我们“为何胜利”的基因,也锚定了我们“继续胜利”的路标。党的百年光辉历程就是一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史诗,正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同心同德,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形成了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使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推翻三座大山,人民真正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创造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奇迹,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彻底摆脱绝对贫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千年夙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变成了现实;“全国一盘棋、全民一条心”,举国防控、同心战“疫”,为全球提供了疫情大考的优异答卷。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人心齐,泰山移”,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团结奋斗的结果。
团结奋斗是共襄伟业的时代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靠团结奋斗创造了辉煌历史,还要靠团结奋斗开辟美好未来。”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新挑战。“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不能因胜利而骄傲自满,也不因困难而退缩不前,任务越艰巨、挑战越严峻,越要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越要深刻认识到“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依靠紧密团结进行的奋斗是最有力量的奋斗,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一定能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团结奋斗的民族才有前途,团结奋斗的政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只要14亿多中国人民始终手拉着手一起向未来,只要9500多万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与人民心连着心一起向未来,挺起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脊梁,共同奏响奋进新征程的最强合音,我们定能在新的赶考之路上继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
团结奋斗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以现代生产为例对党的领导的重要性进行论述:“凡是有许多个人进行协作的劳动,过程的联系和统一都必然要表现在一个指挥的意志上,表现在各种与局部劳动无关而与工厂全部活动有关的职能上,就像一个乐队要有一个指挥一样。”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结束了近代社会一盘散沙的局面,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正是在党的全面领导下,我们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反观历史,苏共放弃集中统一领导原则,引发了思想混乱,进而演变到组织混乱,致使一个拥有近2000万党员的大党轰然倒塌,苏联随之解体。今天,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的鲜明对比,再一次充分证明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项事业中,党始终处于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统领地位。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发挥党的全面领导这个“定海神针”的作用。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使党始终成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方向,确保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集聚起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
团结奋斗必须凝聚亿万人民伟力。“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群智用,则庶绩不足康也。”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让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的14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人口规模巨大”既是压力,也是优势,这意味着我们拥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更丰富的人才资源、更强劲的发展动能。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一切社会发展都有赖于人民群众的实践,一切社会变革也都需要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来完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造福亿万人民群众的宏伟目标,也是需要作为建设主体的亿万人民群众为之付出智慧和力量的伟大事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所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谋划部署,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坚定的人民立场和为民造福的坚强决心,对于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党和人民一道奋斗出来的。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我们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团结奋斗必须筑牢共同思想基础。共同的思想基础,对于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没有共同思想基础的维系,民族就不会有凝聚力,政权的瓦解、国家的倾覆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意识形态工作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科学理论就像一面旗帜,有旗帜的正确指引,团结奋斗才有目标和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了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是引领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思想上行动上的根本遵循。我们要牢固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心,自觉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团结就是力量,奋斗开创未来。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引下,凝聚起亿万人民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我们就能把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就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巍巍巨轮行稳致远保驾护航!(宣教处 李瑞芬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