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发改金辉 > 学习之窗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 投身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心得

发布时间:2022/12/07
来源:离退局
[ 打印 ]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指引乡村振兴,开启了建设中国式乡村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乡村振兴在未来几年乃至较长的时间内仍是全党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中国式现代化”指引乡村振兴,开启了建设中国式乡村现代化的新征程。

  以“中国式现代化”指引乡村振兴,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凝聚乡村振兴合力,精准发力、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一方面要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确保乡村发展的根本宗旨为广大农民群众谋福祉;另一方面要扎实推进乡村基层党建,确保发挥好村一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特别需要持续建设一支有志向、有梦想、有责任、能创业的青年党员队伍,深入乡村基层一线,不仅需要本土人才,而且需要外出能人返乡创业,也需要科技人才下乡。

  以“中国式现代化”指引乡村振兴,必须夯实粮食根基。粮食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持续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继续强化对粮食安全的保障,通过整合土地资源、配套节水灌溉设施、研发推广高产品种、落实国家粮食生产相关补贴政策、全面推广粮食生产高产综合技术等方式,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技术,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为粮食安全提供坚强保障。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完善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产业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以“中国式现代化”指引乡村振兴,必须优化乡村治理。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农村地区是基层治理的末梢,地域辽阔,村庄类型多样。加强乡村治理必须立足我国国情、农情,走出一条中国式乡村现代化的善治之路,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提高村干部为群众服务的专业性和主动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的报告高屋建瓴、气势恢宏、催人奋进,为我们擘画了复兴蓝图,更是为中国式乡村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为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奋斗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到由衷自豪,在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添砖加瓦。我将不断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努力提高本领,在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努力钻研,开拓创新。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驻村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积极作为,更加深入地推进乡村振兴和驻村帮扶工作。(服务三处 毕赛供稿)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