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发改法规 > 地方信息

贵州安顺市:构建“三个体系” 推进信用承诺走深走实

发布时间:2023/05/25
来源:贵州省安顺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打印 ]

  贵州省安顺市以开展全国市场监管信用承诺试点为契机,紧紧围绕构建“三个体系”建设(事前信用承诺、事中分类监管、事后联合奖惩),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大胆探索,创新构建形成了贯穿经营主体全生命周期的闭环式新型信用监管机制,不断夯实了市场监管现代化建设根基,助推和服务了当地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创新构建事前信用承诺体系。全面梳理市场准入、信息公示、信用修复等领域告知承诺事项,制定印发《注册登记证明事项告知承诺清单》《轻微差错免予列入异常名录事项告知承诺清单》,承诺事项共37类,让经营主体明晰信用承诺内容。根据不同行业、不同领域承诺事项,制定发布《企业信用承诺书(通用型)》《企业公示信息轻微差错免列异事项告知承诺书》等文书,方便经营主体填写使用。目前已结合注册登记、行政许可办理工作推行企业名称自助申报承诺2万余户,依托“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贵州安顺)”“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贵州)”签订并向社会公示信用承诺书6万余条。

  二是创新构建事中分类监管体系。聚焦风险高低指数和信用状况,按不同检查比例实施分类监管。对违法失信记录较多或者近两年受过行政处罚的经营主体,纳入重点监管对象,适当提高抽查比例和频次,并视情实施部门联合综合监管;对信用状况一般的经营主体,执行常规抽查比例和频次;对信用状况好的经营主体,合理降低抽查比例或者免于检查。目前全市共根据信用状况开展“双随机”抽查2193次,随机抽取检查对象8217户次,发现违法违规并责令整改624户次,涉嫌违法违规转案件办理41户次,列入异常名录管理927户次。

  三是创新构建事后联合奖惩体系。依托“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贵州安顺)”“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贵州)”实时归集共享涉企信用信息,为有效开展信用联合奖惩提供依据,累计归集共享涉企信用信息22.4万条,办结并公示联合奖惩信息1156条。探索制定未按规定期限公示或者报送年度报告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对经营主体逾期年报行为实施服务型执法和包容审慎监管。推出对经营主体未年报行为给予宽展期免予行政处罚措施,先后为自愿签订信用承诺书且在宽展期内改正未年报失信行为的1500余户经营主体开展信用修复并免予行政处罚,按每户可处1万元以下罚款折中计算,共为失信主体减负约700余万元。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