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发改法规 > 地方信息

陕西渭南市富平县:加强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发布时间:2023/05/25
来源:陕西富平县营商办
[ 打印 ]

  今年以来,陕西渭南富平县为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聚焦行政执法“源头、过程、结果”等关键环节,以多阶段公示、多方式记录、多维度审核等手段,促使行政执法透明度、规范性、合法性取得新高,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水平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一、强化源头“公开公示”

  一是拓宽“公开”渠道。遵循“谁执法谁公示”的原则,以“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为宗旨,在富平县政府网站平台开设权责清单专栏、统一公示,主动公开“行政执法权责和事项清单、双随机检查结果、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息、救济渠道”等重要事项。多家单位利用微信公众号讲解社保、医保政策问题,开设“阳光警务”公开查询系统等创新公开方式,多措并举方便群众获取执法信息,深入推进信息公开,多途径方便群众获取执法信息,多方合力打造阳光政府,持续提高政府公信力。

  二是落实“公示”责任。以亮身份、明职责强化行政执法公示责任落实,严格要求执法人员在进行监督检查、调查取证、采取强制措施和送达执法文书时亮证执法、表明身份;并在执法过程中,严格按照程序出具行政执法文书,主动告知当事人执法事由、依据及权利义务等事项,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三是评估“公开”成效。依托法治建设考核,动态更新执法信息公开专栏、公示栏,将亮证执法、统计年报编制、公开上报情况等作为重要评估依据,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方面公示,依法保障行政相对人和社会公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聚焦过程“抓铁留痕”

  一是强化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执法规范用语和执法文书制作、音像记录场所建设,制定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清单,细化行政执法现场取证、文书制作、证据保存、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程序,优化行政执法全过程,让行政执法更规范更有序更阳光更透明。

  二是强化设备保障。重点领域行政执法部门认真落实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制定完善本部门执法记录内容、环节,装备配备标准、规划,并建设询问室和听证室等音像记录场所,不断加大行政执法硬件设施保障力度,确保执法全过程留痕。

  三是强化信息建设。城市管理、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行政执法部门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建成执法记录仪信息管理、网上执法办案系统,构建操作信息化、文书数据化、过程痕迹化、责任明晰化、监督严密化、分析可量化的行政执法信息化体系,做到执法办案实时智能记录、执法轨迹智能跟踪、执法管理智能监督,实现对行政执法活动的即时性、过程性、系统性管理,为行政执法更规范、群众办事更便捷、营商环境更优化、政府治理更高效打下强硬基础。

  三、落实结果“审核监督”

  一是严格审核程序。全县各行政执法部门编制梳理本单位事项清单,规范审核工作方式和处理机制,并由部门主要负责人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确保重大执法决定百分之百经过审核,全力把好依法执法最后一道关。

  二是完善监督体系。制定标准抓规范,认真落实《陕西省行政执法证件“红黄绿”管理规定》,探索包容审慎的监管方式,进一步转变执法理念,将柔性执法贯穿执法全过程,化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打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三是开展专项督查。聚焦市场监管、生态环境、城市管理、农业农村、卫生健康、应急管理等重点领域开展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整治行动,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通报评查情况,全面提高办案质量,不断增强行政执法提质增效。

  四是强化队伍建设。围绕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行政执法法律实务、法治政府建设等几大模块组织全县行政执法人员1000余人开展专题培训,持续提升执法人员业务能力和执法素养;常态化开展全国统一行政执法证件申领换发工作,严把资格审查关,精准信息录入,夯实规范执法基础;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公职律师统筹调用机制,充实法制审核力量,实现法律人才专业资源共享。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