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聚焦新时代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加快融入黄河流域跨区协同发展新格局,创新引入“高效、集成、融合、共享”先进理念,率先开启手机投标交易通客户端掌上交易新模式,全面推出交易档案“掌上阅”、开标全程“十全”特色指尖智能服务,实现公共资源交易由“线上办”转为“掌上办”,更好地为市场交易主体提供全流程、全时段、全场景的业务办理“沉浸式”体验。
拓展数字化应用场景,纵深推进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
一是全省率先实现CA数字证书互联互通和免费办理。升级改造交易系统,拓展优化多CA统一认证登录功能,目前已实现CFCA、上海CA等9家企业的互联互通,截至目前已为市场主体免费办理CA1.8万余把,减免企业费用约540万元。同时,通过引进扫码、数字软证书等新技术,创新实现CA认证向移动端延伸。二是常态化推行“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制度规则、技术标准、信息资源跨区域合作共享,率先实行电子投标文件“单重解密”,精简了操作流程,提高了开标效率。企业登录交易通客户端,通过不见面开标版块可随时随地参与项目开标,既节省时间又节约成本。三是创新实行交易档案数字化管理,以全省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电子档案试点和营商环境“揭榜挂帅”任务为契机。打造“全流程、多维度”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档案系统,实现交易数据一键归档、按需统计和实时授权调阅。四是提升交易智能化监管水平。运用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完善交易数据分析模型,协助监管部门对交易活动实现投标文件雷同性分析、交易主体异常行为动态监测和交易风险行为“预防式”监管。
健全掌上交易保障机制,全力打造“沉浸式”服务体验
依托交易通客户端优化服务流程和提升服务水平,一是实行告知承诺。积极响应“无证明”城市建设要求,在进场交易、资格审查和评标评审、履约保证金退还、企业信息变更等业务中实行告知承诺,减少证明材料提交;为重点、紧急项目开辟绿色通道,进场交易材料欠缺的,可通过告知承诺实施容缺受理。二是全程回访问效。下发《关于深入开展做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满意度回访工作的通知》,组建常态化回访服务队伍,对使用交易通客户端市场主体真实体验进行专题回访,广泛征求改进提升意见建议,精准把握新需求,即时回应新关切,不断优化提升用户满意度和体验感。三是健全24小时不打烊服务保障机制。对交易主体因特殊、紧急情况而需要办理的事项,推行工作日延时服务和双休日、节假日预约服务,第一时间为交易主体按照预约事项高效、有序、规范办理,及时解决交易主体现实难题。四是建立清单式办理机制。针对各交易主体关切的热点问题成立工作专班,对问题实施“清单式”办结答复制度,开通“好差评”评价端口,办事企业对服务满意度进行在线评价,倒逼问题整改见底见效。
创新监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云开标降低交易成本
创新实行开评标音视频在线监管模式,将“云上”监管终端转移至交易通客户端,实现对不见面开标全程在线监管,实时掌握交易动态。建立健全异常交易行为记录报告制度,对各类交易主体在我市参与交易活动中涉嫌串标、围标等异常交易行为,为监管部门查处违法违规交易行为提供重要支撑。最大程度增加交易便利性,显著提高办事效率,交易事项24小时随时办,开标时间节约90%以上。企业通过手机投标、解密投标文件、不见面云开标等新模式,可同时参与多个项目的投标活动,大大激发了投标人参与交易热情。截至2023年3月,全市范围内办理电子保函1672笔,有效缓解企业占用资金约4.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