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发改法规 > 地方信息

黑龙江哈尔滨市海关出台16条措施支持自贸区建设 打造“向北开放之都”

发布时间:2022/12/27
来源:哈尔滨日报
[ 打印 ]

  为全面落实省、市支持自贸区发展的各项举措,近期,哈尔滨市海关制定了新一轮《冰城海关促进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哈尔滨片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措施》,从四个方面提出16条具体措施,打造“向北开放之都”,建设沿边全面开放合作新高地。

  一、减时增效,助力企业降低成本

  为企业提供“线上+线下”办理业务双向选择,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优化信用管理工作举措,主动开展信用培育,辅助企业提升信用管理水平,对自贸试验区企业优先培育、优先认证。实施进境粮食跨关区附条件提离监管模式,推进“两段准入”改革措施,提高口岸通关效率,减少进境粮食滞港时间,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助力进口粮食企业入驻哈尔滨综合保税区开展加工贸易业务。推广进出口货物“提前申报”、进口货物“两步申报”通关模式,扩大“两段准入”通关模式应用范围,发挥好“单一窗口”海关申报功能,持续压缩口岸整体通关时间。

  二、搭建平台,推动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实施“落地一批、申报一批、储备一批”海关制度创新滚动工作模式。支持进境种子苗木和种畜禽等优质种质资源进口,助力种业振兴;支持哈尔滨建设进口药品口岸,条件成熟时设立首次进口药品和生物制品口岸;建立出口果蔬查检“绿色通道”,支持地产果蔬出口种植基地备案;持续推进进境食用水生动物指定监管场地和海关检验检疫处理中心建设;加大RCEP政策宣讲培训,对RCEP项下快运货物和易腐货物实施6小时通关政策。支持哈尔滨建设保税物流中心(B型)、加工贸易产业园和高水平出口消费品加工区;加快哈尔滨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支持自贸片区内企业按照综合保税区维修产品目录开展“两头在外”保税维修业务。推进开通哈尔滨至北美货运航线,巩固拓展对俄货运包机航线,支持班列企业开展跨境电商、快件、邮件运输业务。

  三、畅通运输通道,拓展国际国内市场

  助力哈尔滨经黑河至叶卡捷琳堡陆运国际邮路常态化运营。推动跨境电商B2B出口监管模式落地,支持开展跨境电商特殊区域出口海外仓零售和包裹零售出口业务新模式试点。充分发挥“加工贸易核批中心”作用,深化加工贸易监管模式改革,加大加工贸易支持力度,支持承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产业转移,引进一批龙头项目和协作配套项目。支持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金融服务、国际商贸物流、特色文化旅游产业集群,为自贸试验区哈尔滨片区开展新型智能制造产业、微电子材料产业、碳基新材料产业、数字经济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提供政策支持,推动实质性加工制造业发展,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四、推进“放管服”改革,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加强“多证合一”政策宣传,持续优化企业开设办理方式及办理流程。加大减税降费力度,稳企业降成本,持续推动重点产业项目主要进出口商品关税税率调整优化;推广税款担保“一保多用”新模式,推进以企业为单元的税收担保改革;加强减税降费政策宣传,引导和支持企业应享尽享国家政策性减免税红利。放宽不予行政处罚涉税违规行为主动披露的时限、比例和金额,时限从自查发现涉税违规行为发生之日起3个月放宽至6个月;漏缴、少缴税款占应缴纳税款的比例上限从10%提高到30%,漏缴、少缴税款金额上限从50万元提高到100万元。服务展会经济发展,支持哈尔滨市农业企业参加境外展会,推介农业优势产业产品,引进国外现代农业项目,推动国际经贸交流。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