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北省自然资源厅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建立全省统一“一窗受理”平台,推进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和流程整合,持续优化不动产登记营商环境,不断增强企业和群众改革获得感。
优化流程。通过“一窗受理”平台整合市县登记、交易和税务业务流程,优化内部办理流程,取消不必要环节,合并相近环节,将税务部门的核税、缴税,住建部门的购房资格审核、网签备案、资金监管,登记部门的审核、登簿等环节,全部纳入部门并行业务流程办理,实现线上线下“一窗受理、并行办理”。
精简申请材料。“一窗受理”平台执行统一申请材料清单,对部门重复收取的身份证明、登记原因证明等共性申请材料予以合并,对部门业务协同实时共享的家庭房屋套数查询、完税凭证等申请材料予以免收,不再要求申请人重复提交,所有申请材料只收取一份原件,最大限度减少群众提交材料数量。
压缩办理时间。通过“一窗受理”平台统一受理,生成电子化申请材料,自动分发交易、税收和登记部门并行办理,各部门不再重复扫描、录入信息。完善“一窗受理”平台信息核验功能,扩大信息自动核验范围,能够通过部门信息共享核验的全部通过平台核验,减轻人工审核负担,节约审核时间。
实现信息共享。通过“一窗受理”平台与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数据共享交换系统,统一为各市县提供省级以上存储的自然人身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金融许可证等8个部门20类信息的共享核验,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截至9月底,已为市县登记机构提供480万余条信息共享核验。
实施“互联网+”。在省级政务云部署“一窗受理”平台服务器,基于省政务服务网和冀时办APP,建设全省网上(掌上)不动产登记中心,对外统一提供网上预约、进度查询、网上咨询、网上申请等服务,企业和群众通过网页端和手机端,足不出户即可申请办理不动产登记。截至9月底,全省通过互联网受理业务51672件。
设置网上专区。在全省网上(掌上)不动产登记中心设置企业服务专区,专门办理企业间不动产转移登记事项,实现企业间房屋转移登记、缴税、交易审核一个环节;设置跨省通办专区,接入全国不动产登记网上“一窗办事”平台,指导各市县抵押登记、商品房预售和抵押预告业务接入“一窗受理”平台。截至2022年9月底,全省“跨省通办”累计办理登记业务7400余件。
签发电子证照。通过“一窗受理”平台,将不动产权证信息实时推送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电子证照系统,统一签发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通过离线方式,批量生成存量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建设全省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库。基于冀时办APP开发下载、出示等功能,方便企业群众政务服务事项“免证办”。截至2022年9月底,全省累计签发生成电子证照668万余件。
延伸登记服务。通过“总对总”方式,推进“一窗受理”平台与省农行、省交行等大型金融机构贷款审批系统对接,推行银行贷款审批与抵押登记“一站式”网上办理。截至2022年9月底,石家庄市、唐山市、保定市、廊坊市、秦皇岛市、邢台市、衡水市7市实现抵押登记向农行延伸,贷款金额约5.1亿元;邯郸市、衡水市、唐山市、秦皇岛市、保定市、承德市6市实现抵押登记向交行延伸,贷款金额约3.65亿元。
提供共享服务。通过“一窗受理”平台实时调取本地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数据,依托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数据共享交换系统,统一为住房城乡建设、市场监管、政务服务、电力等部门提供数据共享服务。截至2022年9月底,全省为住建系统公租房申报业务查询核验102861次,为中小企业融资查询核验12513次。
开展网上查询。基于省政务服务网和冀时办APP,统一开通不动产登记资料网上查询、下载服务。企业群众在办理涉及不动产权属证明政务服务业务时可直接出示电子证明,电子证明与纸质证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自2022年1月1日开通以来,全省通过网上查询不动产登记资料36万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