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发改法规 > 地方信息

天津河西:优化营商环境 精准服务企业

发布时间:2022/02/26
来源:央广网
[ 打印 ]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活力、稳定社会预期的重要保障。天津市河西区深化放管服”“一制三化改革,精准打通企业发展中的难点堵点,让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的实践探索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系统谋划部署 激发市场活力

  营商环境是软实力,还需要硬措施来支撑。河西区统筹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工作,制定出台《河西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河西区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河西区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责任清单》等政策、文件,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积极开展走访调研,对标先进地区典型经验做法,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加快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完善联合激励惩戒机制,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大为市场主体纾困力度,从财税、社保、金融、市场秩序等多方面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组合拳,助力市场主体积蓄力量。深化税收征管制度改革,优化办税流程,抓实抓细延续实施和新出台税费优惠政策落实,持续推动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有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扎实工作举措 打造高效政务

  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河西区聚焦提升窗口服务水平,强化部门和街道政务服务大厅标准化建设,发挥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作用,及时汇总、解决办事人反映的办事难点堵点问题。建立招商帮办和上门服务工作机制,落实一件事一次办的场景式服务和上门服务工作机制,同时窗口推行只说Yes不说No服务机制。密切跟踪、靠前服务,不断刷新审批速度纪录,今年实现了项目从备案到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仅用14个工作日的新纪录,比全市40个工作日的标准提前了26个工作日。

  河西区关注企业群众呼声,推进政务服务公开,畅通政企互动渠道,提供24小时不打烊在线政务服务,并持续推进政务在线直播,为企业和群众提供7×24小时线上线下全周期政策咨询和自助办理服务。围绕减环节减材料缩时限,全面落实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容缺受理机制,持续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创新实现企业迁移登记零见面,营业执照设立登记的审批时限压缩在0.5个工作日内,平均登记时间达到2小时内。与北京市朝阳区、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宁夏银川市等地签署了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合作框架协议,专门开设跨省通办窗口,实现了让材料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今年,河西区政务服务分中心投入使用,为打造高效政务服务再添助力。一揽子务实举措为企业发展打开更广阔发展空间,不断开辟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空间。

  厚植创新土壤 拓展市场空间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在全面优化河西服务,提升河西速度的基础上,河西区全力打造营商环境领域的河西模式,多点发力培厚适合企业创新发展的沃土,吸引优质企业来河西落户经营、在河西蓬勃发展。

  河西区以双万双服促发展活动为抓手,形成了常态化服务企业、服务项目的工作机制,通过对重点项目的现场服务、专属服务、并联服务等,提高为企业办事的效率,提升城区吸引力。2017年至2021年9月,河西区累计完成国内招商引资实际到位额593.48亿元,累计引入京冀企业586家,总投资额322.94亿元。今年,重新规划外资审批流程,外资企业实现24小时注册新突破,服务区重点企业办理股权出质登记,成功融资69.298亿元。

  河西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质量强企和品牌建设,打造更多河西品牌,借力中国(天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快速预审、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一站式服务优势,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积极打造广泛宣传—专利消零—试点培育—优势企业—转化运用的全流程企业培育机制,截至目前,有效注册商标量突破15315件。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开启新征程,天津市河西区将聚焦市场主体和群众关切,在强化政策有效供给和要素保障、提供精准服务、提高办事效率、规范服务管理、完善法治体系建设等方面下功夫,为营商环境建设提供更强动力、更大空间、更优路径,不断增强城区的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