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初秋的阳光照进人才公寓,为简约的房间平添了几分舒适与温馨。已入住一年多的李博表示,人才公寓不仅居住环境舒适,还是一个集生活、文化、社交于一体的全天候活力社区,“这里氛围很好,可以读书、下棋,还可以结交朋友”。
长春市人才公寓是长春市委、市政府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推动全市营商环境建设的一项重要保障服务内容。2021年年初以来,全市相继启动了2万套、100万平方米人才公寓建设。“人才公寓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员工住宿难的问题,为企业降低了成本,解决了现实困难,让企业发展更有信心了。”一家中小企业负责人这样评价市人才公寓。
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全市持续开展高校毕业生留长来长创业就业工程,本着“想留尽留、可聘尽聘”原则,广开渠道、多措并举,强化人才政策保障,提供精准服务支持,三年来累计吸引留住高校毕业生26.2万人。
为方便广大学子随时掌握政策、了解就业信息,市人才办开发了“学子留长小红书”,“小红书”一上线,就受到了学子们的欢迎。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张少嘉同学说:“‘小红书’就像一个随身携带的人才政策工具箱和就业岗位信息库,里面介绍了详细的留长政策,推荐了很多长春的各类优秀企业,我们在选择就业方向的时候就更有信心了。”2021年暑期,“人才夜市”这类新颖的招聘形式在各县(市)区、开发区涌现。前来求职的刘同学说:“头一次参加在晚上举办的招聘会,这种露天的热闹环境,可以一边逛街一边了解企业用工信息,感觉求职的心理压力减轻了,和用人单位的交流更加自然亲切,成功率也更高了。”
“长春市的人才政策,我们长客享受得是比较充分的。”中车长客人力资源部人才开发主管祃秋明说,“特别是高端人才年度奖励、新入职大学生安家费政策,还有新成长技师奖励等政策都非常受欢迎。”据统计,自政策出台以来,已有超过2万名人才受益,为企业引进培养的32名领军人才提供激励支持2300万元,为11524名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高技术人才兑现个税返还奖励1.86亿元,为7150名大学生发放安家费3.03亿元。用心的服务,真金白银的付出,让人才切实感受到了长春这座具有人情味的城市对他们的珍惜和关爱。
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的杨永修是一汽集团的首席技师,“作为一名一线技术工人,我获得了长春高层次产业人才资助,还帮我解决了孩子的上学问题,这让我非常感激”。近两年,市人才办先后为16位高层次人才解决了子女入学问题,为1名高层次企业管理人才家属解决了异地工作调转问题。
环境优则人才聚,人才聚则事业兴。近年来,聚焦“四大板块”“两大基地”建设,着眼服务全市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长春市累计引进培养高层次产业人才6500余人。长春新区在产业引才上走在了先行先试的前沿,近三年累计投入人才资金6.83亿元,建设北湖科技园、航天信息产业园、光电和智能装备产业园等一大批创新创业平台,新引进产业类项目604个,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14名,吸引新注册涉外企业38家,引进“双一流”高校毕业生2800余人,累计集聚各类人才近3万人。长春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集聚科锐国际、安拓国际等46家全球知名人才服务机构,累计市场化引才3500余人,人力资源企业产值达到130亿元。人才的不断聚集,作用的持续发挥,为长春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长春现代化都市圈积蓄了澎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