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北京市举行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新闻发布会。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同志发布介绍《北京市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
去年10月以来,国务院启动营商环境创新试点研究工作,并于今年11月发布《关于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的意见》。北京市作为全国6个创新试点城市之一,对未来如何加快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再次开展全面深入研究。今年8月,北京出台了“十四五”优化营商环境规划,提出未来五年北京优化营商环境的目标和改革任务。近期,市政府印发了《北京市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市政府常务会又刚刚审议通过《关于开展北京市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
这是北京市连续第5次集中出台的一批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称之为“1+1”5.0版改革,也就是“创新+活力=5.0版改革”,总共包括保护市场主体、维护公平竞争、知识产权保护、行政审批、投资建设、政务服务、监管执法、外资外贸等12个方面362项任务,将于明年年底前全部完成,其中115项创新试点任务将于明年6月底前基本完成。
据介绍,5.0版改革任务体现了以下4个特点:
一是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对标对表去年以来国家37个涉及营商环境文件要求,特别是对今年国务院“放管服”改革重点任务涉及地方事权的92项任务全部予以细化落实;坚持全面顶格落实国家试点改革任务。北京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共提出落实国家要求和本市原创改革举措115项,集中攻坚、深入推进。
二是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大局。立足首都城市功能定位,紧扣“五子”落地,提出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加大外籍高端人才引进力度等53项涉及开放的改革措施,助力北京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是坚持对标国际一流、突出北京特色。在商事制度改革、简化社会投资审批、完善市场主体退出制度等方面推出62项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创新举措,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发挥创新试点示范引领作用,在市场准入、数字经济、数字政务等十大领域形成新突破,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
四是坚持问题导向,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从企业群众生产经营、干事创业的视角系统谋划改革,梳理汇总市人大、市政协、12345热线等渠道提出的800多条意见建议,召开企业座谈会、专题调度会280余场,对痛点堵点问题“靶向”施策,努力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创新改革落实机制,强化点面结合,切实保障政策落地见效。选取基础较好的区作为创新示范区,推动各项改革任务先行落地、强化集成改革、形成整体效应、树立改革标杆,以重点区域率先改革带动营商环境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