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之一。在地处苏州工业园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与自由贸易片区的双重区位优势下,苏州工业园区法院紧盯优化营商环境,着力做好金融审判机制创新,深化最严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突出破产程序对全要素的盘活,不断提升司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便利化、信息化水平,推动区域高效率、高质量发展。
打造金融审判“快车道”
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金融高地的蓬勃发展致使金融纠纷数量增长迅猛,涉诉资金挤占优质金融资源。案件多、标的大,案多人少矛盾突出,审理周期长成为该院金融审判面临的难题。为此,该院充分借力繁简分流改革的制度红利与信息化发展优势,不断优化金融审判机制,打造立案—审理—执行全流程电子化诉讼程序,提升金融案件审理速度,增进市场活力。
据苏州工业园区法院金融审判庭庭长郭路介绍,该院涉金融机构的批量案件呈现出案情类似、事实清楚简单、一方当事人相同的特点,通过审判要素的提取、让当事人提前填写要素表、围绕要素开展极简庭审、集中开庭,每个案件庭审最快仅需5分钟,基本做到一庭闭庭、当庭宣判。要素式文书一键生成进一步加快了文书制作的进程,在保障公正的前提下使金融案件审理驶入“快车道”,进一步释放辖区金融活力。
今年2月末,该院深化金融信息的前端融合,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为支撑推出“金融纠纷一体化办案平台”,进一步打造链上金融审判体系。该平台实现了辖区重点金融产品要素录入,与银行系统直接对接,可直接导入案件要素信息,录入证据材料,进而实现批量立案、金融机构在线完成诉讼操作,进一步降低诉讼成本,节约审判资源。
打好知识产权保护“组合拳”
拥有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企业、地区乃至国家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苏州工业园区法院重点把握知识产权作为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和国际间经贸往来的基本规则,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主导作用。
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内容,版权保护在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动、健全现代化经济体系、提高国家竞争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4月14日,作为集中管辖法院,苏州工业园区法院与吴中区新闻出版局(版权局)、相城区新闻出版局(区版权局)进行专题座谈,就版权保护签订了跨区合作共建协议。会上,三方对近年来的版权保护情况、工作经验及难点进行交流。吴中区新闻出版局(版权局)、相城区新闻出版局(区版权局)均表示将进一步在加强版权保护、激励创新、推进文化繁荣发展等方面与园区法院开展合作,共同营造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治环境。
“知识产权有保障,营商环境更舒心”该院知识产权审判庭负责人张继红说道,“近年来,我们立足审判职能,从优化团队、提升专业水平、打造审判品牌等方面不断提升司法保护知识产权的能力和水平”。通过知识产权保护会客厅、“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系列活动、对30余家重点企业的走访调研等,锻造出了一支专业而有力量的司法队伍。
构建破产办理“连心桥”
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法院落实“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要求,配合产业结构调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通过科学甄别、精准施策,积极运用破产和解、预重整制度,高效清理债权债务关系,化解企业经营危机,实现各方利益的最大化。
苏州电气集团有限公司系经国有企业整体改制而来的企业,受国家经济结构性改革、大额对外担保等因素影响,陷入资金困境。受理破产后,鉴于苏州电气名下有多项专利、CCC认证等无形资产,转制老员工再就业困难等,苏州工业园区法院在充分了解各方诉求,全面掌握其资产负债情况后,确定了和解的处置思路。2019年6月28日,债权人会议以高票表决通过了和解协议,7月25日,裁定认可该和解协议并终止和解程序,之后该企业进入正常经营运转。时隔将近两年,承办法官回访苏州电气时,企业已经进入稳定经营状态。
今年,苏州工业园区法院继续深化破产审判工作,促进破产保护价值与执行财产查控、处置优势的良性互动,创新执破融合机制,进一步优化市场主体的救治与清退,全要素盘活辖区经济资源,以期为服务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具生命力的司法智慧和坚定的司法保障。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苏州片区成立两周年的新闻发布会上,苏州工业园区法院院长赵新华表示,该院将以自贸区“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努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优化营商环境、服务自贸区发展贡献司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