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地区振兴 > 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

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 探索独立工矿区转型发展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1/11/18
来源:振兴司
[ 打印 ]

  近年来,平桂区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围绕“创业不停顿、发展不止步”的要求,全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着力打造碳酸钙、黄金珠宝、现代设施农业三张产业“名片”,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奋力走出了一条独立工矿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一、坚持以“矿区治理+生态产业”废矿改造模式,破解“废弃资源难利用”难题。在生态转型发展中,充分利用废弃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一是打造“废弃矿区+康养产业”。有效治理沉陷区、塌陷区2平方公里,尾矿库10座,通过“体育+旅游+康养”的新模式,利用闲置多年的采场塌陷区和尾矿库,引资30亿元打造华千谷温泉足球小镇,建成集体育训练、文化旅游、休闲养生、温泉理疗于一体的综合型产业聚集地,年吸引游客10万人次以上。二是打造“废弃物+再生资源利用产业”。通过引进废旧塑料、大理石边角废料等再生资源利用技术,构建从矿山开采到废料再利用的碳酸钙绿色循环全产业链2020年,平桂区规模以上碳酸钙企业达67家,年产重质碳酸钙粉体超1000万吨,占全国产量的40%,年产岗石达7000多万平米,占全国产量的65%,成为全国最大的重钙粉体和人造岗石生产基地。

  二、坚持以“资源+产品+市场”业态融合模式,破解“接续产业难壮大”难题。一是依托广西东融石材碳酸钙交易中心,建成线上供应链平台,打造具有话语权的区域性碳酸钙交易市场,实现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两业”融合发展。2020年“金石银钙网”投入运营,实现线上总交易额21亿元。二是依托区位、厂房、用工等资源优势,以“供应链”引领“产业链”,将广西黄金珠宝产业园打造成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的示范园、新高地。2020年,产业园已进驻企业39家,实现黄金珠宝产值24亿元,预计到2025年园区全部建成达产后,产值可达1200亿元。三是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打造农产品品牌,建成了“猪福天下”“藕莲天下”和“大棚蔬菜”三个自治区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构建“山上养猪,山脚种果,旱地种菜,水田种藕,藕田养虾(鱼)”的现代循环农业产业布局。2020年示范区实现总产值51.3亿元。

  三、坚持以“全力东融,打造双飞地”经济发展模式,破解“人才技术难引入”难题。一是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发展的主攻方向引进一批世界和中国500强企业落户投资,实现科研孵化在深圳或上海,生产、仓储在平桂,销售市场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双飞地”经济模式。二是通过实施“人才引进”、“周末工程师”等工程,在深圳、上海等地建立2个以产业育成中心为载体的“人才飞地”,实现项目在发达地区孵化、在平桂生产投资的目的。

  四、坚持以“矿区改造+城市现代化”建设模式,破解“民生发展难均衡”难题。将矿区棚户区改造纳入城市经济发展规划。累计建成保障性住房约7000套、学校6所县级医疗机构2家,矿区居民实现在家门口就能上学、就医、就业等同时,实施一批城市道公共设施等基础设施项目,建成路网43.8公里,逐步改善矿区环境、提高矿区居民生活质量独立工矿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7年18012元增长到2020年27002元,年均增速14%,明显高于全广西和贺州市平均水平。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平桂区人民政府供稿)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