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地区振兴 > 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系列报道之二十八:湖南省资兴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情况

发布时间:2017/10/30
来源:地区振兴司
[ 打印 ]

2009年,资兴被确定为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近年来,资兴市紧紧围绕“产业主导、全面发展”总战略和“强产业、统城乡、建小康”总思路,突出转型升级主题,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探索了一条可持续的转型发展之路。

一、发展质效明显提升。始终坚持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稳居湖南省第一方阵。经济总量成倍增长,2007-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3倍、3.6倍和8.6倍。经济质效明显提升,实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园区面积拓展到20平方公里,先后引进7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规模工业增加值由2007年的29.74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207.03亿元。

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07-2016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由11.31亿元、49.97亿元、22.7亿元增加到25.7亿元、208.3亿元、96.4亿元。在保持增长的同时,实现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12.7:59.5:27.82012年的7.9:70.1:22再到2016年的7.8:64.4:27.8,第三产业占比先降后升,第二产业先升后降。

三、创新发展活力迸发。坚持先行先试,锐意改革创新,积极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所承担的国、省改革任务全面铺开,“三去一降一补”工作成效明显。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政策落地,“三湘四水”创业城、创新创业基地、东江湾电商产业园等创新创业平台吸引了大批市场主体入驻,有力激发了市场活力。

四、城乡面貌焕发新姿。在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政策支持下,资兴市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稳步推进,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不断增强。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同治,整体推进“一湖两线、十镇百村”建设,打造了一批特色小镇和示范小康新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森林覆盖率达75.8%,东江湖水质长期保持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

五、民生保障全面改善。狠抓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累计投入住房保障资金30多亿元,建设棚户区27310套、面积152.2万平方米,安置完成22178套,近6万人告别了“蜗居”。2016年,全市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1.76平方米,高于全国水平。全面推行高中教育免学费、免部分学杂费政策,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73%。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实现了制度全覆盖。

(资源处)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