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来,白山市牢牢把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紧扣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这一主题,以农业提质增效为主攻方向,以农民致富增收为核心目标,围绕参、蛙、菌、药、菜、牧、果、游八大特色产业板块,深度开发长白山特色资源,大力推进农业绿色转型发展,重点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农业农村经济实现了健康平稳发展。
一是加快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白山市立足资源优势,实施“退粮进特”战略,通过采取订单农业、政府补贴、保险投保“三个保底”,领导干部、党员能人、龙头企业“三个带头”,加快推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做好农业“一增一减”文章,白山市在超额完成省定调减籽粒玉米种植面积任务的基础上,新增人参、蓝莓、黑果花楸、五味子、贝母等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4.38万亩,新增大豆种植面积4.82万亩,新增饲草种植面积0.9万亩。
二是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四年行动计划,投入环境综合整治资金1524.4万元,整市推进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整县推进临江、抚松新农村建设,着力打造新农村建设升级版。积极构建“长白山之夏”休闲、避暑、度假全域旅游节点村落,其中12个村初步达到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四美”标准。
三是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土地“三权分置”,整市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已有59个乡(镇、街)、496个行政村完成土地确权测量工作。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省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已覆盖抚松、临江、长白、靖宇。
四是突出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深入推进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加快推进白山特色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科技服务下乡”活动,宣传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引导使用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风险农药、农家肥、有机肥等技术措施,提升农产品品质。对全市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生产基地、养猪场、屠宰厂开展例行抽样监测,确保消费安全。主动对接“吉字头”品牌,全面加强“三品一标”认证和企业自主品牌建设,共同打造长白山区域品牌。
五是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通过“生产+加工+科技”,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创新体制机制,重点推进吉林人参生命科技产业园、抚松县人参产业园等10个产业园区建设。加快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全市新培育申报省级龙头企业11户。大力发展“互联网+长白山特产”新业态,整市推进“电子商务进村工程”。目前已建设村级电子商务站483个,初步形成了“线下有实体交易市场,线上有特色长白山馆,村村有电子商务站”的特色农产品贸易格局,基本解决了特色农产品的销售“出口”,进一步推动了“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发展。
(资源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