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地区振兴 > 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系列报道之十:广西合山市转型成效及转型经验

发布时间:2017/03/21
来源:地区振兴司
[ 打印 ]

合山市2009年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合山市是“先矿后城式”、主要以煤炭开采和坑口发电为经济支柱的资源型城市,储煤面积达264平方公里,地质储量6.65亿吨,煤炭开采自1905年始,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目前驻市有广西最大的煤炭生产企业——广西合山煤业公司和广西重要的火力发电企业——大唐桂冠合山发电公司。

近年来,合山市合理利用中央支持资金,以产业转型为核心,以建设产业园区为载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发展接续替代产业,产业结构明显优化,煤电一业独大的格局逐步变化。合山市在加大招商引资的同时,严格准入条件,加强生态修复和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功能逐步提升,城市面貌明显好转;针对资源枯竭所带来的民生问题,合山市加大投入,妥善解决社会民生问题,人民群众福利水平增强。2016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呈现向好态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0.27亿元,同比持平。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0亿元,同比下降19.0%。财政收入预计完成2.36亿元,同比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10.8亿元左右,增长8.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7元左右,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90元左右,增长10.5%

经过多年的探索,合山市初步探索形成了适合煤炭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可复制的发展模式。即: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文化特色,以升级传统工业、培育多元接替产业为主线、以突显当地工矿文化特色旅游为导向,由“卖资源”向“卖文化”、“卖特色”转变的转型发展模式。 

(一)创新举措,科学选择“支点”,撬动产业转型

合山市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审视旅游业,把旅游发展融入红水河流域国际旅游目的地,着力打造三大精品景区线路,即:工业文化旅游、奇石文化旅游、红水河探险采风与乡村游。一是怀着为后人留下一笔工业文化遗产的宏大情怀来开创工业矿山体育文化旅游,以国家矿山公园建设为契机,发展工业旅游。二是大力弘扬奇石文化,以开展奇石文化活动周、打造中国西南奇石文化村和奇石文化鉴赏区来大力发展国民休闲游。三是大力发展宗教文化游,以灵岩湖民俗文化景区为主要景区,辐射玉海山庄和贡模新村两个乡村旅游区,同时,采取“工农结合”、“城乡结合”、“山水结合”的方式,不断丰富乡村旅游业内涵。

(二)转变理念,寻找替代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

一是优化升级煤电产业。正式关闭百年老矿——东矿,煤炭产业生产线逐步谢幕。大力发展依托煤电传统产业的循环利用产业,积极推进年产60万吨的粉煤灰综合新型循环利用产业项目加快建设,向发展绿色产业的理念转变。二是发展“点石成金”产业。随着煤炭产业的逐步退出,合山大力培育非煤产业接续替代,大力发展具有优势的制糖业以及石材、纳米碳酸钙等“点石成金”产业。抢抓自治区把合山列入全区重点碳酸钙产业化基地的契机,与清华大学签订技术咨询合同书,打造碳酸钙产业基地,产业集聚效应正在形成。三是扎实推进循环经济产业。20128月该市与广西合山虎鹰建材有限公司签下环保建材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合约,其投资总额达20亿元,项目投产后年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至此,合山工业“废物”变“宝贝”并撬动50亿元大产业,一同解决治污与发展接续产业。四是同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引入广西科莱药业有限公司、广西民方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广西农大康园生物药品有限公司等一批技术密集型产业落户合山,创建高新产业孵化园,深化与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合作,从而使创新技改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速,并努力推进发展方式由资源主导向技术导向转变。

(三)补短板,兜底线,始终坚持改善民生与转型发展同步推进

一是努力破解城市转型中的最大民生难题——棚户区改造问题。提出“人人有房住,户户得安居”的目标。2009年启动了广西最大的矿区棚户区改造工程, 2016年继续推进煤矿棚户区改造三期工程项目,新建廉租住房2000套,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配套建设供电、给排水、停车场、道路、管理用房、休闲广场及绿化等公共设施,总投资18600万元。

二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在城市转型中“三箭齐发”主动出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让合山乡村面貌日益换新。其一,政策支撑,筑起农村发展的长效机制。合山市政府连续五年下发农业综合开发奖励办法,每年拿出财政资金500-600万元,激励农民进行规模种养,使农村种养从零散小户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其二,干部下乡,开展“万名干部进村住户,万户农民进城住家”大行动,主题是“惠民生,保稳定,促和谐”。其三,经费保障,解决农村发展的资金“瓶颈”。着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推进社会保障,由点面结合向全面覆盖转变。实施村村通工程,实现所有村通水泥路、通自来水、通广播电视、通网络宽带、通水泥路,村村办幼儿园。

三是合山“多路出击”做好转型再就业服务。面对转型过程中最让人头痛的大面积的下岗失业。政府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积极与区内外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劳务合作,输送分流失业人员外出务工就业等多种方式解决转型企业失业人员的就业难题。

四是提高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水平。合山市按照“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要求,建立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全民医疗保险制度。逐步解决了原合山矿务局职工各类社会保障问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待遇水平逐步提高。

(资源处)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