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围绕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作,大力推进支柱产业提质增效。一是夯实“一个基础”引导传统采选冶产业向规模化、集中化方向发展,夯实原料保障,为大力发展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建好“两个载体”。继续推进个旧特色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加快个旧轻工产业园区建设,不断完善功能布局,大力发展众创空间,打造“双创”基地,使其成为与传统重工产业相互支撑、有效互补的载体。力争个旧特色工业园区工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轻工产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2亿元左右;三是打造“三个产业集群”。即:以“国家工业固废利用示范基地”为平台,拓展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途径,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集群。以“国家稀贵金属示范基地”为平台,发挥金、银、铟、锂等稀贵金属原料优势,打造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集群;以“有色金属工艺美术品加工基地”为平台,发挥金、银、锡工艺美术品优势,打造工艺美术品产业集群。以培育龙头骨干企业为主体,基本形成深加工产业链,深加工率达到30%以上。
二、加快文化旅游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结合有人文、有底蕴、有特色的优势,围绕城市精品游、康体休闲游、乡村风情游三种模式,以一城(个旧新老城区城市游)、两谷(红河谷、梨花谷乡村风情游),N小镇(乍甸牛奶小镇、尼格温泉小镇、沙甸特色小镇、蔓耗古镇、老厂时光小镇等多个特色小镇)来构建“诗意个旧·人文锡都”的全域旅游格局。到2020年,旅游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0%。依托大屯新城建设,培育1—2个以现代物流、生产性服务业为主营业务,收入超1亿元的企业。
三、加快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培育。加快培育发展生物资源产业。挖掘本地特色中药材资源和多样化生物优势,重点开发茶叶、龙胆草、柠檬等生物资源,鼓励和扶持龙头企业加快发展现代中药、中药饮片产品,引导生物药品、绿色健康保健品、食品行业做大做强,支持社会资本进入非基本医疗服务领域。力争到2020年,生物医药产值达10亿元左右。
四、加快新兴产业培育。一是着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培育和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和消费电子口岸贸易,加快发展农村电商,鼓励电商企业(个人)筹建电子商务平台,全面推进“三网”融合⑬,构建主体多元、服务规范、高效有序的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体系;二是做精做优新材料产业。充分发挥骨干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快科技研发和自主创新,积极发展高附加值产品,推动金属新材料向工业制造业新领域拓展,着力建设有色金属、稀贵金属、新能源材料产业化示范区。力争到2020年,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30%左右。
(资源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