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地区振兴 >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欠发达地区振兴发展

“新时代新征程·消费帮扶助力欠发达地区发展”典型案例之十七:“豫”见哈密 郑州“哈密号”地铁专列消费帮扶新引擎

发布时间:2023/11/17
来源:振兴司
[ 打印 ]

  编者按:近年来,各部门、各地区继续大力实施消费帮扶,围绕消费帮扶“帮销、促产、疏浚、解困”四大领域,紧密结合实际,创新做好脱贫地区农副产品产销对接,促进脱贫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有效带动脱贫群众就业增收,有力推动欠发达地区振兴发展。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展现各部门、各地区消费帮扶的好经验好做法,现推出“新时代新征程·消费帮扶助力欠发达地区发展”典型案例系列报道,供各部门、各地区互学互鉴。

  郑州市委、市政府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创新机制”模式 ,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消费帮扶,带动脱贫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增收致富,促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激发振兴发展内生动力,推动消费帮扶工作不断做细做实,近两年完成消费帮扶金额180多亿元。2023年郑州市陆续启动了6列“哈密号”专列作为援疆工作的切入点和重要载体,努力开创消费帮扶新模式,探索新路子、打造新引擎。专列开通以来,河南到疆游客超4万人次,拉动消费超1.6亿元,在河南销售新疆农副特产品超1亿元。

  一、创新搭建平台,开创合作新模式

  (一)打造文旅宣传新平台。在“哈密号”地铁专列悬挂、喷绘及滚动播放新疆景区景点视频图片,让乘客在直观视听中感受“大美新疆·甜美哈密”的魅力。出台《河南援疆地铁“哈密号”奖励办法》,拿出300万元进行援疆文旅奖补,对在“哈密号”上扫码购买旅游产品并在哈住宿的游客,每人每晚奖励面值240元的地铁储值卡,激发乘客进疆入哈旅游的热情。

  (二)打造助农消费新平台。创新消费援疆新模式,采取“图片+二维码”、“线上下单+线下配送”等便捷方式,在专列内大力宣传推介特色农副特产品,并精心挑选9家哈密农产品供应商,在郑州设立同城货仓,开展线下配送。落实哈密农副产品销售奖补政策,对累计购买哈密农副特产品超过100元的客户,按照购买额度的20%奖励等面值地铁储值卡,自专列启动以来,郑州地铁已向消费援疆乘客兑换价值40余万元的地铁援疆计次卡。在豫三大通信运营商开展手机短信促消费活动,点击短信链接即可在线购买新疆农副特产品,活动开展以来,已累计免除价值近1亿元的短信广告宣传费用。省总工会出台补贴购买新疆农副产品政策,鼓励全省1800余万名会员使用工会会费购买新疆农副特产品。

  (三)打造招商引资新平台。围绕“现代煤化工、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六大主导产业,在专列配备《哈密市招商引资手册图谱》,定时滚动播放招商引资宣传片,重点推介哈密资源优势、产业条件、优惠政策、发展前景,吸引更多企业到哈密考察洽谈、投资发展。

  (四)打造交往交流新平台。在专列上以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现场文艺演出等方式,充分展现哈密人文历史、民俗风情、美食美景,进一步加深中原群众对“大美新疆·甜美哈密”的直观印象;组织哈密文化文艺团队参加郑州地铁“哈密号”专列开通仪式、漯河食博会、洛阳牡丹节等节庆活动展演,广泛开展“豫哈情·文化行”“中原文化天山行”“哈密文化进中原”“豫哈同心颂党恩”等系列活动,促进豫哈两地交流互动。

  二、发挥平台作用,提升援疆新效益

  (一)提升对口援疆政治效益。“哈密号”地铁作为贯彻落实豫新两省区党委部署要求的创新举措,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表现,极大缩短了河南与哈密的时空距离、两地群众的心灵距离,起到撬动放大效应,成为展示形象、深化交流、合作发展的窗口,连接豫哈两地深厚情谊的纽带,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生动见证。

  (二)提升对口援疆经济效益。通过手机扫码销、短信链接销、网上直播销、政策鼓励销等方式,延伸拓展农产品“源头精选+扫码下单+同城送达”线上线下一体互动的供应链,河南老百姓对中意的农产品“一扫到家”、居家就能品尝到“新疆味道”。仅今年春节期间,哈密农产品销售企业在河南销售额同比增长3倍以上,实现了产业增收。

  (三)提升对口援疆社会效益。通过大力宣传推广,河南老百姓零距离感受新疆美食美景,让“大美新疆·甜美哈密”走进中原大地、“飞入寻常百姓家”,促进河南群众走进哈密、了解哈密、爱上哈密,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互流互通。与此同时,郑州飞往哈密的航班由原来隔天1班增加至每天1班,有时甚至加开。今年以来,豫哈两地累计开展实地考察200余批次、学习培训50余批次、文化交流活动30余场次,促进了豫哈两地全方位交往交流。

  三、拓展工作成果,促进交流新成效

  (一)进一步提高交流合作深度。一是出台奖补政策,研究制定河南游客入哈旅游奖补办法,扩大奖补范围,实现“真金白银”奖补。优化奖补申报程序,在“游瓜乡”智慧旅游平台增设奖补通道,实现在线快捷申报奖补,充分发挥奖补政策的撬动作用,吸引更多游客畅游哈密。二是强化实体化平台支撑,实施“中原百店-哈密礼物馆”项目,打造集新疆特色农副产品展示、特色美食品鉴、文化旅游体验、民俗文化演艺为一体的沉浸式体验消费展示馆。定期更新“哈密号”专列宣传主题和内容,增加开通车次,提高宣传密度和广度。在地铁换乘站集中设立哈密形象宣传专区和产品销售点,增设LED屏、宣传灯箱等,节日期间在地铁站举办新疆歌舞专场演出、互动直播、现场销售等,与专列形成线上线下联动。三是畅通市场化营销渠道,支持哈密农产品企业与河南通信运营商、地铁公司、农产品销售企业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助农消费的企业化运营、市场化营销模式。强化与河南省三大通信运营商公司的合作,通过增加短信发送频次,推出新疆元素视频彩铃,把哈密农副特产品列入手机用户话费积分礼品等方式,进一步发挥通信平台的宣传带动作用。

  (二)进一步拓展交流合作广度。一是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探索在机场、火车站、广场、公园、景区、商业综合体设立哈密形象VR体验点和产品销售点,协调开通“哈密号”专机、专列、公交车、出租车等,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宣传推介网络。推进哈密文旅企业与河南省旅行社协会、自驾游协会合作,设立引客入哈营销中心,策划热点营销活动,拓展“哈密号”在豫营销渠道。二是充分借助河南农副特产品精深加工优势,以哈密农业产业投资发展公司为龙头,整合企业资源,拓展中原消费端,着力优化完善“线上推广+线下供给”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不断提升哈密农副特产品的品牌效应和市场竞争力。三是深化行业交流。实施“百万河南人进新疆”工程,广泛开展“历届援疆干部人才故游”“丝路文化研学游”“红色教育体验游”等,推动产业协作、企业合作、单位对口、学校结对、医院共建、人才互动、社会结亲,促进豫哈两地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三)进一步放大交流合作效度。一是突出引导带动。探索在河南郑州设立“援疆之家”,打造集援疆成果展示、豫哈交流、商务合作、协调联络于一体的豫哈交流中心。研究制定援疆干部人才更好发挥作用的政策,鼓励历届援疆干部人才当好桥梁纽带,为哈密引客流、引人才、引资源、引项目、引资金,推动对口援疆工作“见物见人入心”。二是注重辐射联动。积极争取国家和援助省份支持,采取合作共建的形式,鼓励在各援疆省市设立以受援地冠名的旅游专列专机、地铁专列、公交线路、集市市场等,推动形成以援受双方为主、其他受援地参与共享、辐射19个援疆省份的宣传推广网络,共同宣传好“新疆是个好地方”品牌。三是加强交流互动。突出中华民族共同体和民族团结主题,借助河南省社科院、河南大学等专业力量和智库优势,做好洛阳一哈密(丝路文化)挖掘转化和哈密非遗文化传承等工作,深化与河南卫视“中国节日·奇妙游”系列节目合作,加强双方民间文化文艺团体的市场化交流演出,打造融合共生的文旅交流发展新业态新模式。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