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地区振兴 >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欠发达地区振兴发展

“新时代新征程·消费帮扶助力欠发达地区发展”典型案例之九:国资央企齐努力 消费帮扶促振兴

发布时间:2023/11/17
来源:振兴司
[ 打印 ]

  编者按:近年来,各部门、各地区继续大力实施消费帮扶,围绕消费帮扶“帮销、促产、疏浚、解困”四大领域,紧密结合实际,创新做好脱贫地区农副产品产销对接,促进脱贫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有效带动脱贫群众就业增收,有力推动欠发达地区振兴发展。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展现各部门、各地区消费帮扶的好经验好做法,现推出“新时代新征程·消费帮扶助力欠发达地区发展”典型案例系列报道,供各部门、各地区互学互鉴。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要求,促进脱贫地区产业发展和脱贫群众稳定增收,防范化解规模性返贫风险。2022年7月20日至26日,国资委以“央企携手、兴农惠民”为主题举办“央企消费帮扶兴农周”活动,97家中央企业和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国铁塔、中国绿发3家企业共计100家企业积极参与,源自国资央企291个定点帮扶和对口支援县的1000余款优质农产品参加促销活动,累计成交额超10亿元,减免平台服务费达2000万元。

  一、做法成效

  (一)开启央企聚力消费帮扶“新模式”。着力打造“全链条式”消费帮扶新模式,将消费帮扶理念深植产业帮扶全过程,变“短期帮扶”为“长期助跑”,形成央企合力助推乡村振兴新格局。一是做大“消费侧”。100家央企按照“政府指导、企业为主、市场化运作”的原则,采用“统一发动、统一组织、统一宣传”的方式,动员所属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干部职工踊跃参与,邀请供应商、业务合作伙伴等积极参与,形成“百家央企齐动员、千万职工同参与”的巨大声势。活动累计成交额10.2亿元,创下央企专项采购历史新高。二是做强“平台侧”。央企消费帮扶电商平台与45家央企电商平台互联互通、协同运作,形成多极辐射、协调联动的“大援扶电商平台”。制定活动技术保障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扩容服务器,建立冗余保护备用环境,有效拦截网络攻击,确保活动安全稳定运行。三是做优“供给侧”。各中央企业商请央企和国资委对口援扶的291个区县政府及有关方面,共同推荐各自农、牧民种养殖的特色农产品及手工制品,邀请12位央企挂职县长、驻村第一书记作为“特邀带货官”,开展直播带货活动,累计观看12.8万人次,互动点赞超130万次,成交额达602万元。同时,指导推动商户采取务实管用措施,增加产品供给,本次活动上架产品1000余款,所有商品至少九折优惠,保证产品质量过硬、价格公道,让广大消费者买得放心、用得开心。

  (二)开拓央企援扶产品销售“新渠道”。通过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消费场景,为央企援扶县优质农产品提供精准营销渠道,帮助农产品“出村进城”,有力缓解农产品“卖不动”“卖不好”的问题。一是多元发力,拓宽销售渠道。各中央企业利用集团官网、微信公众号、多媒体等平台渠道广泛宣传发动,借力直播带货、工会福利、食堂集采等方式不断加大采购帮销力度。对于受时令限制的农产品,中央企业采用认购方式向电商平台锁定拟采购额度,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定期完成采购计划。二是减免费用,增强竞争优势。为最大限度兴农惠农,央企消费帮扶电商平台及45家央企电商平台全额减免商户服务费达2000万元,以实际行动帮助中小企业纾困解难。通过减免服务费用,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提升盈利空间,有力解决乡村产业产品“卖不好”的问题。三是规范运作,厚植发展根基。国资委专门印发文件对费用减免、加大采购、增加供给等重点工作进行部署,通过每日通报工作进展等方式强化对中央企业指导力度。期间,央企消费帮扶电商平台配备30人专职客服团队,提供7×24小时电话和网络客户服务,赢得了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三)开辟央企助力乡村产业发展“新路径”。通过创新机制、凝聚合力,为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探索了新路径。一是有效破解产业发展难题。此次“兴农周”活动形成了“政企协作、多维促销、线上线下融合、认购采购结合、高效协同”的兴农惠民服务机制,让产品质量更有保障,产业发展更有动力。二是促进活动品牌升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东方时空》等栏目当天报道启动仪式情况,人民网、新华财经、经济日报等主流媒体跟踪宣传活动进展,百度检索关键词结果超过814万条,获得社会高度关注。部分央企援扶县人民政府和商户发来感谢信,对国资央企举办“兴农周”活动表示衷心感谢。“兴农周”活动化“口碑”为“品牌”,央企援扶县农产品滞销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极大提高了产品市场竞争力,为援扶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二、经验启示

  “兴农周”活动的成功举办,有效聚合了国资央企“朋友圈”、打出了接续奋斗“组合拳”,以搭建平台提升了消费帮扶质效,以实干实践彰显了国资央企力量,为举办大型联合消费帮扶活动提供了宝贵经验。

  (一)要加强统筹协调,发挥平台作用。国资委通过全过程统筹指导、全方位组织推动,为活动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坚实基础。央企消费帮扶电商平台按照“品质管控、在线交易、超级物流、产品溯源”的要求,构建了“产地-产品-物流-订单-结算-客户”全链条服务,体现出产品电商化、消费平台化对消费帮扶的重要促进作用。

  (二)要聚合央企资源,形成规模效应。各参与单位积极推进平台互联互通、资源共建共享、消费互助互补,既实现援扶工作的相互借鉴和有效协同,也充分释放帮扶产品消费潜力,进一步提升了消费帮扶的规模与效果。

  (三)要坚持市场导向,提升产品质量。各参与单位立足援扶地区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通过集中动员、促产帮销,既指导当地遴选出一批质量优、口碑好、需求量大的农副产品,也推动援扶地区严格质量管控、完善产业配套,促进农业产业链和供应链全面升级,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四)要突出品牌树立,扩大活动影响。以国资委新闻中心为主导、主流媒体和各央企自有媒体共同发力的宣传预热和跟踪报道,有效打造和提升了央企消费帮扶电商平台和“兴农周”活动的品牌知名度。通过邀请企业领导、挂职县长、驻村干部成为“特邀带货官”,生动呈现出国资央企在帮扶工作中的突出作用,对推动形成“人人皆可为、人人皆愿为、人人皆能为”的消费帮扶氛围具有重要引导作用。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