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积极主动协调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施《消费扶贫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2020年行动方案》,充分调动各方面资源力量,持续扩大对贫困地区特别是湖北等受疫情影响较重地区特色农产品消费规模,强化产销对接,帮助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为助力打赢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场硬仗作出了积极贡献。为推介各地区、各部门典型做法成效,现推出“战疫·消费扶贫在行动”专题报道。
“战疫·消费扶贫在行动”专题报道之五
重庆市依托消费扶贫“战疫情、防滞销”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作出“要切实解决扶贫农畜牧产品滞销问题,组织好产销对接,开展消费扶贫行动,利用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多渠道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的重要指示后,重庆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消费扶贫工作作为应对疫情影响、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脱贫质量的重要举措,通过建立工作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强化产销对接、畅通物流堵点、狠抓创新试点等途径,大力开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消费扶贫专项行动”,不断扩大对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消费规模,全力化解新冠肺炎疫情对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销售带来的不利影响,助力打赢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场硬仗。
搭专班,建立消费扶贫工作机制
组建专班队伍。疫情发生后,重庆市迅速成立由市政府2名副市长“双牵头”,20个市级部门参与的全市消费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市消费扶贫工作。抽调专人组建5个专项小组,负责推进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东西部扶贫协作、政府采购政策、消费扶贫专柜专馆示范试点、扶贫产品认定及品牌创建等5项消费扶贫具体工作。出台工作方案。深入贯彻国家发展改革委《消费扶贫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2020年行动方案》和《国务院扶贫办等7部委关于开展消费扶贫行动的通知》要求,紧密结合重庆实际,2020年3月研究制定《重庆市消费扶贫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明确消费扶贫工作全年目标任务,细化实化消费扶贫工作重点任务16项,全力推动消费扶贫工作在全市走深走实。强化跟踪调度。市商务委联合市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建立消费扶贫定期调度机制,及时掌握和梳理总结全市及各区县消费扶贫工作新进展、新成效,积极协调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的突出困难问题,推动全市消费扶贫工作扎实推进。
配供需,强化扶贫农产品产销对接
加大促销力度。全市共推荐12个滞销扶贫农产品成功上线国家“扶贫832平台”。依托阿里、京东、拼多多、抖音以及本地网络电商平台,不断加大滞销农产品营销推介力度。石柱县搭建乡镇农产品滞销信息专题频道,累计发布本地农产品滞销信息120余条,实现订单680余单、销售额25万元。动员组织商场超市、农贸市场、果蔬流通专卖店等传统商贸企业采取开发APP、公众号、微信小程序和入驻第三方电商平台等方式搭建网上商城,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奉节县在一手抓天猫农场、盒马鲜生等平台自营直采的同时,一手抓拼多多、有赞等社交电商联合营销,实现网络销售奉节脐橙4500万元、其余农特产品500万元。3月5日,芳香社交电商平台仅用3个小时,帮助奉节县销售脐橙近50万斤。忠县推动邮乐购与基地、小区深入对接,设置果蔬临时供应点10个,线上线下累计销售滞销农产品50余万单、销售额2000余万元。云阳县组织电商和网商、涉农企业等参加京东、建行善融商城等平台“抗疫助农”活动,累计实现网络销售柑橘15万单、销售额1330万元。万州区积极组织电商企业与各镇乡对接,日均网上销售柠檬、玫瑰香橙4万余单、20万斤。第三方统计数据显示,2月份,全市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6.44亿元。
图为重庆黔江满负荷装载扶贫农产品的货车即将发往对口支援城市——山东日照。
强化产销对接。充分发挥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机制作用,持续开展“万吨渝货进山东”鲁渝消费扶贫协作。动员组织市内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电商企业等农产品流通企业和经营户,与重点贫困区县的乡镇、村社和生产基地开展精准对接,推动当季时令蔬菜、水果销售;倡导超市集团总部适当放宽区县门店就地采购权限,推动区县网点就地采购当季时令蔬菜。组织双福等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重百、永辉等重点商超企业、谊品生鲜等蔬果经销企业与扶贫产品生产基地“点对点”精准对接,帮助销售扶贫农产品12.1万吨。截至3月中旬,全市累计销售贫困地区滞销农畜产品金额达1.03亿元,占滞销农产品总额的88%。
重庆开州区通过重庆华龙网与拼多多电商平台合作,创新开展网络直播带货活动。
创新营销方式。支持吉之汇与阿里、花生日记、京东和“每日一淘”等平台合作,开展“抗疫促销·爱心助农”暖春战“疫”线上线下系列专场推介活动,帮助销售奉节脐橙、开县春橙、万州柠檬等扶贫产品1.68万吨。举办“2020三峡柑橘国际(网上)交易会”,通过网络“一键订购+直播带货”等方式,打造“三峡柑橘·全球配送”便捷通道,实现交易12万吨,柑橘日运销量超过1万吨。开州区通过重庆华龙网与拼多多合作,创新通过区长网络直播带货等营销方式,推动不到一小时就卖出开县春橙近万单、销售额达30万元。武隆区打造“寻味武隆”供给配送综合服务平台,推动电商网点、专业合作社等“零费用”入驻,实现订单1300余单、销售额320余万元。黔江区指导10家传统农业经营主体直播销售农产品,丰富农产品网络销售形式。
保流通,畅通扶贫农产品物流堵点
全面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和不停车、不检查、不收费、优先通行的“三不一优先”通行政策,快速办理“农产品及农业物资通行证”,按需申领、即核即发、凭证通行,确保农产品能出村、农资能到户。开展网络消费“渝快送”行动。动员组织各类商贸服务、电商企业优先采购滞销农产品,提供生活必需品、餐饮膳食、农业生产资料“无接触配送”服务。创新设立社区抗疫“四不”(不接触、不扎堆、不讲价、不称重)便民自助蔬菜店,推出蔬菜包、肉蔬包等网购平价“组合菜包”。酉阳县依托龙潭、大溪等电商服务中心,开设无人小区摊点11个,服务居民6000余户。
抓试点,打造消费扶贫立体化格局
图为重庆秀山县开展电商消费扶贫活动
采取试点先行、分步推进的方式,大力开展“专柜+专馆”消费扶贫,第一批3000台扶贫专柜已于5月底前完成布局,全年将搭建扶贫专柜10000台。建成5个城市旅游消费扶贫专区,40余家贫困区县扶贫企业和130余款特色农产品实现上线销售。秀山县打造“武陵山消费扶贫专馆”,设置重庆、贵州、湖南、湖北四大展区,集中展销武陵山片区43个贫困区县(其中湖北8个)特色农产品。开设长江游轮“水上扶贫”旅游专铺,推动贫困地区特色产品走进长江航线。与重庆航空、西部航空等成功实现对接,打造具有重庆特色的“空中扶贫礼包”。进一步提升“广东消费扶贫重庆馆”运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