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深入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脱贫攻坚相关工作的通知》精神,强化措施、分类施策,抓紧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和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做到两不误、双推进,促进全区脱贫攻坚工作进程。
持续抓紧抓实抓细安置区疫情防控工作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切实把群防群治、联防联控作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防治新冠疫情的重要举措,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严格实行安置区封闭式网格化管理,强化安置区基层组织责任,稳定联防队伍,明确物业、楼长、单元长等牵头责任人,加强安置区、楼栋、搬迁户疫情防范。转变工作方式,采取电话、短信、微信、电子邮件等形式,及时转发防控文件、共享防控信息措施、安排落实工作要求,指导安置区持续强化疫情防控工作。切实把大型安置区作为防控重点,派出工作组现场指导,坚决防止安置区内出现疫情集中暴发现象。完善疫情发生报告制度,要求各安置区如有发生重大疫情和确诊病例,第一时间向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搬迁专责小组报送相关情况。
完善政策措施推进安置区脱贫攻坚工作
广西壮族自治区针对疫情影响的严峻形势,出台政策措施,推进脱贫攻坚,印发《关于支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促进经济平稳运行若干措施的通知》《关于印发支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工作方案的通知》《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保障决胜脱贫攻坚若干措施的通知》等系列文件,部署各地抓好疫情防控期间易地扶贫搬迁有关工作,切实保障搬迁群众基本生活,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加快大型安置区配套教育医疗设施补短板项目建设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统筹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切实做好大型安置区配套教育医疗设施补短板项目开工复工有关工作。简化评审等相关手续,加快推进项目开工。及时把投资计划分解到季、落实到月、具体到项目,抓好施工组织,推动项目尽早竣工投用。对未能按计划开工项目,及时跟进协调解决困难问题,合理调整施工计划,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41个大型安置区配套教育医疗设施补短板项目,因受疫情影响停工28个,已有13个项目复工,复工率46.4%,其余将于3月完成开工复工。
切实保障贫困搬迁户基本生活
广西壮族自治区组织安置区周边扶贫车间、工业园区企业有序复工,收集复工、用工需求信息,做好搬迁劳动力就业帮扶工作。充分利用粤桂扶贫劳务协作机制,组织各地搬迁劳动力返程返岗和外出务工。2月18日以来,柳州、河池、百色等地部分搬迁劳动力分别乘坐各地安排的专车到广东返岗复工。创新开发保洁环卫、防疫消杀、测温员等临时性扶贫岗位,安置搬迁劳动力就近就业。突出搬迁群众特殊困难人口帮扶工作,对孤寡老人、行动不便困难群众,采取干部帮扶和志愿者服务措施。对暂时无产业就业帮扶导致生活困难的贫困搬迁户,可以在迁入地申请6个月的低保救助,迁入地乡镇(街道)及时受理,及时审批纳入;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搬迁贫困户,当日落实临时救助,按最短时限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继续组织蔬菜、大米、油盐等生活必需品供应安置区,保障搬迁群众基本生活。
维护安置点社会稳定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加强安置区社会治安和搬迁群众心理疏导,强化安置区社会管理。深入了解疫情给安置区配套产业及搬迁群众带来的影响,认真分析研判、综合评估,掌握搬迁群众有关诉求及建议,及时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结合疫情防控实施日巡查,建立巡査台账,第一时间排查、化解搬迁群众苗头性问题,切实维护安置区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