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地区振兴 > 生态退化地区治理

贵州省锦屏县探索“五林经济”发展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1/08/02
来源:振兴司
[ 打印 ]

  贵州省锦屏县积极破解“木头财政”发展瓶颈,创新探索“五林经济”发展模式,走出一条“一二三产高效联动、农文旅深度融合,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民生福祉全面增进”的林业经济绿色发展新路。

  探索林上活树种石斛,培育富民“仙草”。采取龙头企业+国有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组织方式发展林上活树石斛种植,实现组培、驯化育苗、大棚种植、搭架种植、活树近野生种植一体化发展。目前,全县已建成石斛种植产业园3个,石斛驯化育苗基地规模达200余亩,种植面积达3万余亩。

  探索林中发展养蜂,酿造“甜蜜”事业。该县凭借优越的林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中养蜂产业,通过企业带动、合作社组织、农户参与的方式,组织开展养蜂技术培训,推动养蜂产业基地化、规模化、规范化发展。全县现有中蜂养殖合作社6家、个体专业户120户,养殖中蜂1箱,年产优质蜂蜜150余吨,产值达1000万元。

  探索林下综合种养,拓宽增收渠道。充分利用新造林地、疏林地、郁闭度相对适应的乔灌木林地实施林下套种淫羊藿、魔芋等中药材,林下发展养鹅、养鸡等产业,有效提高林地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目前,全县发展林下经济76.5万亩,建成林下经济百亩村示范基地152个、千亩乡镇15个,万亩产业示范园1个;林下中药材面积达10.53万亩,林下生态鹅存栏26万羽,种鹅产蛋60万枚,育雏鹅苗116万羽,出栏110万羽,销售额2000余万元。

  探索林内休闲康养,多产业融合发展。以创建“森林乡镇、森林村寨、森林人家”为抓手,实施“大花园大果园”项目,免费向群众发放香榧、樱花等花卉果苗90余万株,打造美丽风景、美丽经济和美丽文化。成功举办锦屏石斛花节、羽毛球赛事等活动,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2020年森林观光接待游客125万人次,综合旅游收入达4亿元。

  探索林外精深加工,提升林产效益。依托龙头企业发展石斛啤酒、石斛饮料、石斛日化用品和鹅肉加工、羽毛球制作等精深加工,进一步拓展铁皮石斛和生态鹅两大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目前,锦屏县已建成商品鹅屠宰场1座,同步建设1.8万立方米冻物流仓储基地,实现羽毛球月产30万打,年产值达2.88亿元。

  锦屏县把发展“五林经济”作为探索生态补偿的突破口,多重“利好”效应凸显。生态效应方面,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市场化的生态补偿途径,全县山好、水好、空气好的生态格局全面构建。2020年底,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2.18%、河流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县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8%以上。经济效应方面,林药、林菌、林畜等“林+N”产业初具规模2020年“五林经济”总产值达8.6亿元以上,村民依靠产业实现三变分红1769万元,17847户71829名贫困人口共享产业发展红利。社会效应方面,通过以石斛和生态鹅为主的“一种一养”综合特色产业链带动,全县2248人依托发展林业综合产业实现家门口稳定就业,辐射带动就业2.5万余人,实现了生态利好、产业发展、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多方共赢。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