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地区振兴 > 生态退化地区治理

北京市实施区域综合性生态补偿坚决守护好首都绿水青山

发布时间:2021/07/08
来源:振兴司
[ 打印 ]

  为进一步加大对生态涵养区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北京市自2018年起建立生态保护补偿转移支付引导政策,每年安排30亿元资金,对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昌平、房山等7个生态涵养区给予支持,围绕“两山三库五河”实施高水平生态涵养保护,坚决守护好首都生态屏障和水源地,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突出成效。

  空间规划管控力度持续加大。生态涵养区严格执行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加大拆除违法建设、腾退土地等专项整治力度,确保区域生态空间只增不减、土地开发强度只降不升。2017-2020年,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5区累计拆除违法建设1404.9万平方米、腾退土地2046.9公顷,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246家,为生态涵养区的绿色发展腾出宝贵空间。

  高水平生态涵养保护成效显著。通过实施百万亩造林绿化、京津风沙源治理、太行山绿化等重大生态建设工程,生态涵养区绿色生态空间不断扩大截至2020年底,生态涵养区森林覆盖率达到62%,高于全市17.6个百分点。统筹推进水污染防治与水生态建设,实现主要河流跨界断面全部达标,密云水库、怀柔水库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官厅水库水质保持Ⅳ类标准,确保首都水源安全稳定。空气质量始终保持优良,2020年底生态涵养区PM2.5平均浓度31微克/立方米,比2016年降低33微克/立方米,成为北京名副其实的“大氧吧”。

  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顺利推进。生态涵养各区积极打造生态文明样板,平谷区、延庆区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怀柔区、密云区已达到创建要求;延庆区、密云区、门头沟区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延庆区、密云区、门头沟区和怀柔区成功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密云区成功创建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