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按照“先行先试、改革创新、压实责任、多方配合”的原则,稳步推进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加强组织领导,高站位谋划生态综合补偿试点。按照试点方案要求,省发展改革委认真做好试点县筛选、试点方案编制、试点工作督导。歙县、休宁、岳西、金寨、石台5个试点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科学编制试点方案,精准谋划重点生态项目。
着眼山青民富,高标准落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严格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进一步激发广大群众增绿、护绿的积极性。至2020年底,试点县公益林补偿资金发放覆盖104个乡镇,惠及农户近30万户。退耕还林补偿资金发放覆盖96个乡镇,惠及农户4.4万户。科学利用林地资源,推动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森林康养等产业发展,2020年新增各类林业新型经营主体33个、林业重点龙头企业4家。石台县西黄山富硒农旅度假区森林康养基地、金寨县茶西河谷森林康养基地入选第一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休宁县选聘贫困户组建植绿大军、担任护林员,壮大绿色林果产业,发展森林康养,实现“点绿成金”。
坚持互惠共赢,高效益推动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试点县积极推进流域“双向补偿”模式,将县域内跨界断面和出县境断面全部纳入补偿范围,签订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歙县、休宁县签署制定了《新安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联合监测作业指导书》,为新安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和生态补偿考核提供准确可靠的技术支撑。岳西县在全县24个乡镇主要河流出境处设立水质监测断面,依据每月监测结果,结合水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对各乡镇奖励资金或赔付资金进行核算并兑现。
立足生态优势,高质量提升特色产业发展水平。试点县坚持把推进绿色生态产业作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截止2020年底,新增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4家,高新技术、战略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3%以上。金寨县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基础上适度开发,先后打造望春谷野生玉兰花、金刚台万亩映山红基地等景区,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岳西县通过产业奖补,引导群众大力发展茶叶、高山茭白、油茶、山蕗等特色种植,桑园面积达到7.5万亩,年产鲜茧4000余吨、产值近亿元,生态产业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休宁县被评为“中国山泉流水养鱼第一县”,“全国茶产业百强县”。歙县整合新安江生态补偿试点资金、中央水污染专项资金、亚行贷款项目以及社会资本等推进绿色产业发展。石台县与广州市广碳碳排放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兴林碳汇服务有限公司,按照林业碳汇项目交易市场价格测算,每年可为林农增收近16元/亩,实现生态投资保值增值。
注重建章立制,高集成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5个试点县积极研究制定森林生态补偿、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等规范性文件。歙县、休宁县在新安江生态补偿第三轮试点期间出台了10多项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配套制度,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新安江生态保护制度体系。岳西县先后出台了《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特种用途林差异化生态补偿的实施意见》、《2020年特色种养业带贫减贫奖补暂行办法》。金寨县出台了《金寨县中药(西山药库)产业发展扶持奖励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