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鄂州市在全国率先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围绕科学评估核算生态产品价值、培育生态产品交易市场、创新生态产品资本化运作模式、建立制度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探索实践,初步探索出一条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实现生态发展、绿色发展的有效路径。
搭建自然资源核算评价系统。如何利用各种金融及经济工具将生态价值显性化,打通未来价值和当前资金之间的“时间隧道”?这一问题困扰着很多地方。鄂州市印发的《生态价值工程实施方案》明确,要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自然资源进行定量统计,将不同自然资源对生态的服务贡献统一换算为货币单位,选择适用于区域和全球尺度的当量因子法对生态进行计算赋值。通过开展全域自然资源资产核算,完成土地、林木、水、生物、矿产等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推进自然资源资产确权,建立起完整全面的自然资源资产数据统计资料库和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实现生态资产的价值化。
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在推进生态资产市场化过程中,按照“谁污染、谁补偿、谁保护、谁受益”的原则,鄂州市以财政转移支付为载体构建不同行政区划之间的生态价值补偿机制。考虑到各区财政支付能力,先期按实际提供生态服务价值总额的20%权重进行生态保护补偿,其中70%由市政府给予补贴,剩余30%由接收生态服务的区转移支付,之后逐年增大权重比例,逐步降低市政府补贴比例。同时,实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加强审计结果运用,建立生态服务价值年度目标考核制度,确保生态责任制度化。
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积极引导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水域滩涂养殖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居民房屋所有权抵押融资为重点,不断拓展贷款品种和规模,逐步实现生态资产质押融资品种全覆盖。引导林权、矿权、排污权等生态资产所有者或经营者以其持有的未来收益权作为融资标的物,在农村产权交易场所挂牌转让其收益权,拓展融资渠道,实现生态资产金融化。梁子湖区自然生态良好,资源禀赋独特,但一直以来,这里的人们守着绿水青山过苦日子。随着生态价值探索工作推进,梁子湖区不仅获得了超过2.25亿元的生态保护补偿资金,还利用政府投资平台,以自然资源资产为抵押,在国开行、农发行申请生态项目贷款10亿元,组织实施优化产业结构、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群众生活等项目,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增强。
鄂州市通过对自然资源等生态要素进行编表赋值,成功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径。“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已成为鄂州广大干部群众的行动自觉,让生态文明理念可坚守,让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