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银川市围绕市场主体准入、准营、准出便利化,全力推动民营市场主体提质扩容。截至今年2月底,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达到36.8万户,同比增长7.5%;民营市场主体(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达35.3万户,同比增长7.6%,民营市场主体活力显著迸发。
一是在市场准入方面,持续推广企业开办“一网通办”、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经营活动自主公示改革、放宽住所登记限制等创新,让民营市场主体“落地更快”。民营市场主体落地银川,办理企业设立登记、印章刻制、社保和医保登记、银行预约开户等事项可以体验到“一件事一次办”“半日办结”的商事服务等。二是在市场准营方面,持续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和“一业一证”改革,全面推行“信用承诺+审批服务”,将企业经营所需的多种许可证,整合成为一张综合许可证,实现了“一次告知、一次填报、一口受理、一网联动、一证准营”,让“一业一证”改革广利于民。三是在市场准出方面,注销登记“一网通办”、简易注销职能审批、试点强制退出、歇业备案制度等改革让民营市场主体“新陈代谢”更易,加速了市场要素资源的重组。通过开辟特殊市场主体的退出渠道等,向市场释放了更多企业名称和住所等资源。歇业备案制度可以让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在一定时期内歇业,最长不得超过3年,经营困难的市场主体有了缓冲时间。(银川市人民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