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地区振兴 > 老工业地区振兴发展

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典型经验之九 黑龙江齐齐哈尔:唤醒工业历史遗存 赋彩城市沉淀之美

发布时间:2021/10/19
来源:振兴司
[ 打印 ]

  编者按: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见证了我国近现代工业不同寻常的发展历程,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传承和弘扬了不朽的中国工业精神。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在上海杨浦滨江考察时关于“生活秀带”的重要讲话精神,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于2020年联合印发了《推动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实施方案》。一年多来,各老工业城市积极探索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新路径新模式,努力打造一批集城市记忆、知识传播、创意文化、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生活秀带”。为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现将有关老工业城市典型经验做法予以刊发,供各地参考借鉴。

  素有“钢铁机械城市”之称的齐齐哈尔是国家“一五”时期以来重点建设的老工业基地,拥有原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中的中国一重、北满特钢、富拉尔基热电厂等,亚洲地区最大的铁路货车生产基地齐齐哈尔车辆厂和位居中国机床行业“十八罗汉”前列的齐重数控和齐二机床等,在共和国工业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东北振兴深入推进和地区经济转型发展,众多工业企业遗留了大批工业遗产,如今齐齐哈尔充分挖掘老工业基地历史遗存,在保护利用工业遗产恢复工业历史记忆增强文化自信等方面努力前行,让尘封已久的工业遗产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一、前瞻规划,实现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振兴发展共融

  齐齐哈尔坚持把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纳入振兴发展全局,编入规划、做好策划、明确计划。

  制定任务书。齐齐哈尔“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把开展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作为打造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全国样板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推进“老厂区、老厂房、老设施”提升改造,建设一批专业性主题公园、综合性工业博物馆、风景秀丽的生活岸线和智慧社区,打造一批集城市记忆、知识传播、创意文化、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生活秀带”。

  (二)确定路线图制定《齐齐哈尔市推动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打造“生活秀带”工作方案》,以完善工业博物馆体系、推进工业遗产与现代服务业有机融合、推进嫩江沿岸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实施工业遗产品牌培育提升行动等为重点,策划了齐齐哈尔市工业博物馆、碾子山区军民融合博物馆等博物馆项目,建龙北满特钢、富拉尔基热电厂等老厂区、老厂房、老设施改造利用项目,富拉尔基区中国一重工业旅游景区、铁锋区和平重工工业文化产业园等改造提升项目,明确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形成任务清单

  绘定时间表。从工业遗产调查评估认定、分类分级保护机制建立到项目建设年限明确等,均细化时限要求,确保打表推进,取得实效。力争经过5年的努力,重点工业遗产保护利用项目基本建成,彰显齐齐哈尔特色的工业遗产品牌打造初见成效,工业遗产的文化价值初步显现再过5年使经过保护并加以利用的工业遗产成为人民群众寻找历史回忆、增长知识、增强文化自信、增添生活乐趣的喜闻乐见的好去处、好景点

  二、深度挖掘,推动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人文建设共振

  齐齐哈尔根据全市工业历史进程,组织专班完成16个县(市区)摸底调查,梳理上世纪八十年代及以前的工业企业120户,具有实物遗产的企业40户,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企业18户,既有实物遗产又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企业12户。通过深度挖掘工业遗产人文内涵,开展分类分级保护利用,推动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保护利用模式

  深挖老建筑风貌特色,打造文化街区。将具有历史学、社会学、建筑学以及审美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集中连片区列入城市规划保护范围。建国初期苏联建筑风格的代表富拉尔基北满钢厂专家楼街区、“一五”时期代表性民用建筑龙沙区第一机床厂职工宿舍街区、中东铁路沿线俄式建筑群的代表罗西亚大街等街区,已通过原貌修缮保护,恢复环境景观,成为独特的历史文化记忆。

  深挖老企业文化内涵,打造研学课堂齐齐哈尔车辆厂利用上世纪50年代建筑建立展厅,收集了大量人文历史资料,通过文字、图片、新媒体融合互动等形式,真实、生动、全面展示了齐齐哈尔车辆厂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情况,彰显出齐齐哈尔车辆厂上下求索、不懈奋斗的顽强精神,为广大市民、中小学生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提升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发挥了重要作用。

  深挖老工人工匠精神,打造教育基地。第二机床厂厂区内纪念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工人运动家马恒昌的马恒昌小组纪念馆,保留历史实物220件、图片212幅,其中很多珍贵的历史资料为弘扬工人阶级光荣传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做出重要贡献,已被授予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共产党员教育基地,累计接待近40万人次。

  三、政企协同,促进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市场效益共赢

  齐齐哈尔强化政府引导,鼓励各类市场主体以多种形式参与工业遗产保护利用,营造共建、共用、共享的良好氛围。

  央企示范,以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为主线打造工业游。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国宝”的中国一重是目前国务院国资委直属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之一。中国一重将核心物项重型装备制造厂、国内首台12500吨自由锻造水压机、捷克产6000吨水压机、电影纪录片《绿洲上的红宝石》、厂前广场毛泽东主席不锈钢塑像等成功申报为第三批国家工业遗产,将始建于1963年的铸钢实验室厂房、焊接实验室厂房及工具分厂小锻压车间厂房改造利用为工业展览馆和惠民之家,并将工业遗产与工业生产、工艺流程、建筑景观、科技成果等进行有效串联,打造成为工业旅游景点,不仅让游客可以深度体验“工业游”,更能感受大国重器的工业魅力,已被授予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省青少年教育实践体验基地市科普教育基地。

铸钢实验室厂房保护利用前后对比

  (二)民企参与以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为载体助推品牌推广。黑龙江富裕老窖酒业有限公司是百年老字号企业,2009年将原有老旧库房改造富裕老窖酒文化博物馆,并于2019年扩建打造了以突出酒文化为心,集观赏收藏、品鉴体验、培训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展馆,不仅增加了互动体验、也实现了品牌推广,已成为富裕县的一张名片,年接待游客10余万人2020年实现旅游收入155万元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市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富裕老窖酒业博物馆外景图  传统酿酒工艺展台图

  市场引导,以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为抓手谋划多元经营。建龙北满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是民营企业建龙集团对北满特钢进行破产重整注册成立的公司,前身是被周恩来总理誉为“掌上明珠”的北满钢厂,始建于1952年,企业积极挖掘上世纪50年代前苏联援建的工业遗产,将办公楼、轧钢厂厂房、825轧机区域及质量部大楼等成功申报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推动工业遗产得到保护并继续为生产建设服务,并以此为基础高起点策划工业博物馆等项目,谋划4A级工业旅游基地建设。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字号企业有意愿将原有的老厂房、老厂区、老设施、老工艺等工业遗产加以保护利用参鸽药业、北方油漆、黑龙酿造、克东腐乳、飞鹤乳业、鹏程北方糖业(原讷河红光糖厂)等一批企业正在努力争取申报国家级工业遗产,初步形成了政府有效引导、社会积极参与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良好氛围。

粉刷前的建龙北满办公楼    粉刷后的建龙北满办公楼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