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地区振兴 > 老工业地区振兴发展

南京市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工作纪实—振兴司推进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系列报告七十六

发布时间:2017/02/17
来源:地区振兴司
[ 打印 ]

    南京化工园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9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全省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2015110号)精神,结合南京市金陵石化及周边地区等四大片区工业布局调整工作的要求,抢抓原大厂区列入《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20132022年)》的重大机遇,高标准、严要求扎实推进大厂地区(南京市原大厂区)搬迁改造工作。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努力营造整治氛围。园区成立了大厂地区工业布局调整工作现场指挥部,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领导抓落实的压力传导机制。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园区经发局,具体负责布局调整工作过程中的日常工作。指挥部成立了三个工作组,分别为大企业工作组、大厂街道工作组和葛塘街道工作组。大企业工作组由园区领导牵头,重点做好南化、南钢等央企、大型外企、民企的搬迁改造工作;两个街道工作组重点做好各自辖区内工业企业的整治关闭工作。园区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多次走访南钢、南化等重点企业,传达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和四大片区工业布局调整方案的精神,努力寻求企业的理解和支持,说服企业正视困难,尽快开展前期工作,尽早启动搬迁改造方案的编制工作。

    二是积极完善方案,明确工作目标要求。园区组织大厂街道、葛塘街道对大厂片区整治范围内的所有企业进行拉网式全面梳理,共排查出工贸、物流企业153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21家。园区深入调研南钢、南化等重点大企业,现场走访相关街道的企业集中区。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大厂地区工业布局调整工作十年规划、三年行动计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的编制,明确各阶段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2015年根据前期企业搬迁改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经过深入调研,在参照外地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出台《大厂地区中小工业企业搬迁工作指导意见》,为后期前面推进大厂地区工业企业搬迁改造工作提供政策依据和标准。

    三是坚持规划先行,加强规划工作对接。结合江北新区高新-大厂片区城市规划、园区总体规划等工作,开展大厂地区布局调整规划及城市设计编制工作,并通过了专家评审。为配合原大厂区搬迁改造和全市工业布局调整工作,园区划出2.07平方公里的土地用于接纳符合园区准入要求的化工项目,降低企业搬迁改造的难度。其中,长芦片区划出0.62平方公里,用于南化转型升级的聚碳酸酯及下游项目;玉带片区划出1.45平方公里,用于帝斯曼、金陵石化等搬迁项目。积极加强与江北新区规划的对接,及时将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的相关内容纳入到江北新区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成果中,确保大厂地区工业布局调整的思路得到规划的支持。积极推动南化、南钢关停一批重污染、高排放装置,关停大厂、葛塘街道30家企业,2015年共组织实施普东、柯洼等13个棚改项目,启动大厂生态防护林一期4平方公里项目,组织实施葛塘广场改造、化工园总部经济园区景观升级等重点出新项目。新建改造道路12公里,完成方水路出新等重点工程。

    四是全力攻坚克难,扎实推进老工业区搬迁。结合“三高两低”、化工专项整治等工作,园区扎实推进大厂地区中小企业的关停和搬迁工作。近2年安排大厂地区8家中小企业关闭整治。园区针对每家企业特点制定了“一厂一策”的关停整治实施方案,已完成8家企业的整治关闭任务。大力推进旧城改造和保障房建设。完成了柯洼地块棚户区改造工程,启动山潘街棚户区改造,续建聚瑞家园一期B区、沿高安置房三标段、雄州经适房一期等安置房项目。景河苑一期、晓山路南侧三期已开工建设,2015年安置房融资9.3亿元。切实做好就业保障。积极创建省级充分就业示范区,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口8155人。加快发展职业技能教育,与南京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共建“高技能人才流动工作站”,通过政校企合作培养新型技能型人才,完成葛塘中心小学、南化二中改扩建一期等重点工程。

 

搬迁改造后的南化、南钢、南热及福特邦公司

 

    五是转型步伐加快,产业升级显现成效。加快推进石化、钢铁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着力培育新材料、生命医药、高端精细化工等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总部经济、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2015年化工园区全年新兴产业实现产值250亿元,较上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完成新兴产业与技术改造投资126亿元,占园区工业投资的70%,较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8亿美元,占园区出口总额的81.3%,较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成功获批江苏省(化工)新材料产业协同创新基地,引进2500强企业研发机构,新建市级以上企业“三站三中心”11家,组织实施产学研创新项目20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家,获批省级高新技术产品23项。新增在孵企业40家,毕业企业5家。引进普洛斯电商物流、红太阳云商、金浦集团供应链等电商项目。加快江北海港枢纽经济区建设,建成西坝港区五期码头、清江石化二期码头等一批重点项目。

                                                                                (产业处)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