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常州市紧盯江苏省服务业发展“775”产业新体系布局,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在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发布的省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331”工程综合评价名单中,常州共有12家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区、12家高质量发展领军企业、7家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标杆引领典型入选,实现服务业发展新突破。
(一)聚焦示范创建,推动集聚发展。聚焦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常州市大力推进服务业集聚区提质增效,推动服务业产业布局优化、产业集聚发展实现新跨越。一是加强集聚区培育扶持,建立服务业集聚区培育库,通过市级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对新认定的市级服务业集聚区等给予奖励。二是引导集聚区做大做强,坚持高端化、融合化、创新化发展,高端资源导入、高端人才引进,进一步提升集聚区产业承载和服务能力。三是创新集聚区运营管理,推动打造一批综合公共服务平台,发挥公共服务平台对集聚区培育和发展的支撑作用。经过多年努力,目前常州已培育形成19家省级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区,培育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25家。
(二)聚焦产业主体,提升发展能级。领军企业在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常州以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主体能级为目标,加快培植具有“链主”地位的领军企业。一是加强领军企业引育。大力发展总部经济,通过进行市级区域性总部企业认定并给予配套奖励,培育壮大总部企业集群。二是强化骨干企业培育,常州近年不断加强服务业规上企业培育库建设,积极促进服务业企业“小升规”“下升上”“个转企”,着力推动中小企业增能升级。三是激发企业主体活力,引导企业跨界融合创新、业态模式和服务创新,鼓励企业创造新需求、新市场。截至目前,常州共有15家企业入选省级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领军企业,培育市级现代服务业领军企业20家,认定两批市级内资总部企业共14家。
(三)聚焦赋能实体,推进两业融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引发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对服务业发展的驱动作用不断加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趋势愈加凸显。一是加强产业融合延伸布局,着力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和服务全链条融合等两业深度融合优势领域,促进重点产业集群价值链整体跃升。二是紧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强化数字经济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培育壮大一批对行业有影响力的两业深度融合标杆企业,培育服务业发展新动能。在省两批两业深度融合试点单位评选中,常州共有43家单位上榜,“传统制造+服务投入+服务产品”的两业融合常州模式日益成熟,其中常州天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两业深度融合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