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产业发展 > 服务业发展

南京市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开展情况

发布时间:2014/06/27
来源:产业司
[ 打印 ]

  南京市自列入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以来,以激发经济活力、完善产业功能等为重点,先后在科技创新、金融、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旅游等方面出台了改革创新的文件,系统性、协调性地推进试点工作全面开展。

  一是强化服务业统筹合力,促进政策聚焦。整合各个服务业行业相关领导小组,建立了全市推进服务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并依托服务业联席会议,建立服务业综合协调例会机制,改变了长期以来由于服务业部门多、产业面广形成的产业发展整体谋划不够,统筹推进力量不足的局面。同时,进一步明确行业主管部门对产业改革和发展的责任,并建立了部门和区县两级考核制度,以及市级主管部门和各区政府共同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两级责任机制。南京市通过强化统筹,力求各个要素改革同时设计、同期运行,实现改革领域的系统性、改革过程的一致性、政策效应的聚焦性。在政策聚焦推动下,科技研发、软件等产业近年来的增速都在20%以上,年度投资增长更是达到了50%以上。

  二是实施简政放权,提升基层产业发展活力。着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地向区县(园区)放权分权,切实做到凡是能下放到区县(园区)的事权全部下放到位,真正实现管理重心下移。现阶段,已经向区县(园区)全面下放市级企业投资项目的备案权限;外资鼓励类、允许类项目的核准权;建设项目用地实行了分级预审,预审审批权限与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备案权限保持一致。赋予园区对应的管理执法权,整合园区与相关街镇,形成以园区带动行政区发展的新体制。

  三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着力强化科技创新的核心优势。以人才为第一资源、教育为第一基础、科技为第一生产力、创新为第一驱动力,确定了创新驱动的基本战略,力争率先走出一条具有南京特色的“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发展”之路。围绕创新驱动战略,南京市制定了科技创新“1+8”政策体系,在省级相关部门支持下实施了“科技九条”创新,形成了全市推动科技创业、促进科技研发产业大发展的良好氛围。

  四是创新人才政策,强化服务业发展的人才保障。大力突破人才使用的制约和障碍,启动实施了“321”人才计划,即:用5年时间,引进3000名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重点培养200名科技创业家,加快集聚100名创业人才。“321”人才计划的配套优惠包括:设立10亿元市级科技创业投资基金,专项扶持科技人才创业;为科技创业家提供总额不低于1000万元的融资担保,引入社会创投资金的,市创投资金可按30%—50%匹配入股;对科技创业家创办企业的产品,实行政府定制或首购首用制度。南京市科技创业特别社区享有市级经济管理权限,目前特区内在孵企业超过3000家,集聚科技企业1400家,入驻“321计划”人才920人。高校、科研院所和国有事业、企业单位科技人员可以离岗创业,3年内保留编制并正常晋升档案工资。着力完善南京“蓝卡”功能,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吸引海内外领军型科技人才来宁创新创业。

  在前一阶段工作基础上,南京市发展改革委又牵头制订了第二阶段试点方案,重点从加快服务业新兴产业和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入手,着力推进服务业创新发展,打造更优化的服务经济结构,为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支撑。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