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高度重视郑州市开展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力求在政策创新、机制完善、规划引导等服务业发展关键领域和环节能够勇于作为,率先突破。
一是省市联动,把握试点先机。河南省、郑州市负责同志分别听取工作汇报,指示要争取通过试点,使服务业的总量、质量和效益全面提高,带动全市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市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目标,细化任务,落实责任。省发展改革委对郑州市服务业试点给予大力支持,同时省、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落实国家加快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积极推进郑州市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为服务业发展抢占先机、加快转型注入了巨大动力。
二是转变职能,营造发展环境。郑州市着力做好服务经济发展文章,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在工作效率上不断提高,在缓解要素制约上重点突破,优化服务业发展良好环境。在提高行政效能方面,深化电子政务应用,进一步推广办公自动化系统,推进网上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实施网上审批,搭建与企业、市民高效便捷通道;在加强行业自律方面,深入推进服务业诚信建设,注重维护消费者和商家的合法权益,使服务业企业在高效、安全、稳定、有序的市场中快速健康发展;在缓解融资难方面,加大投融资平台和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积极吸引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投资等金融机构,开展银企合作、银政合作,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
三是围绕要素保障,做好土地供给和融资工作。2013年上半年,郑州国际物流园区获批土地5个批次、2860亩,公开挂牌出让土地7宗、528亩,保障了重点项目用地需求。积极组织深化“时尚物流园”、“电子商务及快递物流园”等专业园区的规划设计,及时开展道路管线综合规划编制工作,指导施工设计,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前瞻性指导。充分利用市建投公司名下土地资源,与天津现代集团开展合作,争取园区商业综合体项目建设资金8亿元,有效缓解了资金压力。
四是培育先进业态,突出优势和特色。发挥省会城市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结合市场需求导向,巩固发展优势产业,重视培育产业基础好、成长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新兴服务产业和业态,突出郑州经济特色。突出发展高端服务业,依托辖区丰富的楼宇资源,引导金融业、现代中介服务业(如会计师事务所、中介、法律服务等)、现代信息服务业(如移动通讯、网络、咨询等)、现代文化产业(如影视、现代传媒、创意文化等)、旅游业和服务外包等集聚。
五是注重品牌,积蓄发展实力。为进一步增强服务业发展的生机与活力,提高市场竞争力,郑州市注重发挥服务企业品牌带动效应,着重从服务业品牌建设入手,积极培育本地商贸龙头企业,促进全区服务业上规模、上层次、上水平。支持现代服务业企业建立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管理水平,鼓励企业之间强强联合,加快形成一批主业突出、带动性强、有较强竞争力的服务业大型企业集团。优化服务业品牌建设环境,着重在产业升级、龙头企业培育、科技创新等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给予财政资金支持,鼓励企业以品牌为纽带,做大做强做精。在物流、商贸、金融、会展、文化旅游等行业培育5-8个郑州特色服务业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