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产业发展 > 服务业发展

秦皇岛市扎实构建服务业产业体系

发布时间:2014/02/25
来源:产业协调司
[ 打印 ]

  秦皇岛市积极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立足北方滨海城市特点,着眼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按照“增量调强、存量调优、规划引导、分步实施”原则,发挥试点工作的龙头带动作用,初步构建起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潜力产业快速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的产业发展格局。

  一、产业规划体系日益完善

  为进一步理清现代服务业发展次序,制定并实施《秦皇岛市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总体构想与实施路径》,明确了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总体框架、推进次序、重点产业的发展定位、发展思路和发展重点。同时,围绕休闲旅游、现代物流、金融保险、文化创意等重点领域,编制一系列服务业专项规划,将重点行业发展目标统一到试点总任务上来,构建起以试点为龙头、相关重点领域为支撑的产业规划体系。

  二、休闲旅游业的品牌优势更加显著

  围绕建设“国际著名的滨海旅游度假名城”,秦皇岛市深入实施旅游兴市战略,以产业融合创新、管理模式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积极推动旅游工作着力点由“碧海金沙吸引人”向“体验消费留住人”转变,发展重心由“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转型,初步构建起多元复合型旅游产品体系和集约高效的旅游经营方式,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了秦皇岛“中国夏都”地位。2012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2341.6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02.35亿元,较试点前分别增加456.99万人和54.97亿元。其中,接待海外游客28.64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6944.27万美元,较试点前分别增长18.2%和30.1%。

  三、现代物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更加突出

  发挥地处东北—华北物流通道咽喉的交通区位优势和全国二级物流节点城市的作用,以优化港口功能、推进集聚发展和业态创新为重点,大力实施西港动迁工程,提升港口集疏运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带动商检、海关、金融、保险、代理等增值业务发展;按照统一管理、一体开发、专业运作的方式,加快推进临港、龙家营、青龙等三大省级物流产业聚集区建设,积极引导物流产业和物流资源向产业聚集区集聚,有力地促进了港城互动和产业联动;依托海运煤炭市场,加快国家级煤炭交易中心建设,推进秦皇岛由国家煤炭集散中心向交易中心转型。

   四、新兴服务业的战略增长极地位更加凸显

  近年来,秦皇岛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依托休闲旅游和现代物流形成的产业集聚效应,按照产业融合、产城互动、集聚创新的原则,加快培育国家健康养生示范区、环渤海会议会展基地、国家服务外包基地等重大项目,促使健康养生、会议会展、服务外包、文化创意、总部经济、高技术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新兴服务业正逐步成为拉动全市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战略增长极,进一步巩固和增强了城市综合竞争力。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