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产业发展 > 服务业发展

上海市闸北区加快推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发布时间:2012/11/05
来源:产业协调司
[ 打印 ]

  为加快推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闸北区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项目导向”,着力推进以下重要举措。

  一是市区联手,着力实现服务业发展体制的突破。在市政府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闸北区积极探索突破服务业发展体制上的约束,着力完善区域服务业发展环境。2011年,市工商局率先研究形成了《全力支持闸北区开展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的若干服务措施》,主要在企业名称登记、经营范围核定、出资方式、分支机构登记等方面放宽限制。市人社局大力指导协助我区成功创建了“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标准化示范区”以及“上海市人力资源服务信息系统应用标准化试点”,促进我区人力资源服务业在全国行业标准化建设中发挥先行示范作用。在突破服务业市场准入约束方面,经过多方努力,中国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内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外资控股可达到70%;并经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批准,将人才派遣相关审批权下放至园区;外省市知名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进驻园区的资质许可审批程序进一步简化,为园区吸引全球知名人力资源企业入驻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二是凝聚合力,着力实现服务业扶持政策的突破。试点工作开展以来,闸北区着重从财政扶持、金融支持、品牌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发展、产业配套等六大方面形成完善的服务业发展扶持政策体系;先后研究制定了《闸北区开展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意见》以及《中共闸北区委、闸北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及一系列针对重点产业和园区的财政扶持政策。在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以及闸北区政府的联合推动下,市区联手创建了闸北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专项资金,探索从单一政府奖励的服务业扶持方式转变为市区共同出资以项目为主体支持产业发展的多种资金扶持方式,资金扶持范围涵盖产业项目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服务业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服务业基础管理等多个方面,大大拓展了现行服务业资金扶持政策的扶持领域,充分运用资金扶持政策的杠杆效应,撬动新兴服务产业及其发展环境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三是深入调研,着力实现服务业发展思路的突破。作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之一,闸北区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深入查找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发掘自发展特色和潜在优势,不断拓宽区域服务业发展的思路。在土地资源约束日益显著的情况下,区域逐步转变依赖新建楼宇开发拉动产业发展的思路,探索通过体制机制的突破创新为服务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促进服务业内涵式发展,形成区域经济新兴增长点。区政府相关部门多次深入园区企业,通过专题研讨、专家座谈、高管访谈等多种形式开展了多层次、多角度的调研,就服务业重点行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梳理,特别是对服务业发展面临的体制机制瓶颈进行深入研究,了解行业企业政策诉求,提出突破瓶颈约束、促进服务业发展具有操作性和突破性的关键举措。这些政策措施的进一步推进和落实将为区域服务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激发服务经济的发展活力。

  四是注重项目,着力实现政府行业服务机制的突破。为充分把握区域服务业发展问题和发展趋势,我区主动对接重点行业企业,加强对服务业项目的统筹、跟踪与管理。通过多种形式深入了解重点服务行业新兴项目运作情况,建立闸北区服务业发展项目库,深入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和新兴领域,并把项目作为突破体制机制瓶颈约束的抓手,落实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支持措施。加强对服务业优秀项目的支持培育,指导企业对接国家和上海市产业发展战略重点,申报国家和市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同时,对潜在项目充分挖掘,主动策划优秀项目进入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储备库,形成实施一批、储备一批、滚动发展的良性格局,增强服务业发展后劲。实践表明,服务业项目管理作为政府掌握行业发展态势的重要方式,是政府加强行业管理、引导产业发展方向的重要创新,也是政府对企业服务方式和企业培育机制的重要创新。

  五是先行先试,着力实现服务业发展基础环境建设的突破。在服务业标准化建设方面,闸北区依托中国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这一良好平台,以人力资源服务业作为推进标准建设的重点,成功创建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标准化示范区、上海市人力资源服务信息系统应用标准化试点,积极推进行业标准的制定、推广和应用。在服务业统计制度建设方面,闸北区持续规范服务业统计,完善统计制度,改进统计方法,加强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单位、重点行业的统计工作,明确行业划分归类,并在此基础上将由税收为主的统计内容,向增加值、营业收入等逐步扩展,形成较为完善的统计指标体系。并以统计数据为依据,建立服务业发展工作考核机制,确保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目标任务的贯彻落实。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