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石景山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夏林茂谈传统工业向服务业转型升级
★ 北京市石景山区提出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做大做强生活 性服务业
北京市石景山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夏林茂
谈传统工业向服务业转型升级
伴随首钢搬迁,石景山区面临着产业“空心化”的难题,转型升级刻不容缓。作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石景山以服务业为发展重点的方向,对我国现阶段在中心城市调整搬迁大型企业具有示范效应。面对产业升级带来的种种难题,石景山区政府推出了包括政策、资金、土地和人才等在内的一揽子措施。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夏林茂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到2015年,石景山要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70%左右,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5%,成为由传统工业向服务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区” 。
问:石景山成为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主要基于哪些现有基础和优势?
夏林茂:近年来,按照北京市建设“绿色北京、人文北京、科技北京”和世界城市的战略要求,石景山区积极探索由传统重工业区向现代化首都新城区全面转型的途径与方法,加速经济向高端化、服务化、绿色化发展,区域经济持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当前,石景山区以发展服务业为主的格局基本形成,相关工作机制逐步健全、目标任务明确、保障措施有力,具备了创建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的良好基础。
此外,石景山区成为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可以说具有3大优势:一是对我国现阶段在中心城市调整搬迁大型企业具有示范效应;二是对提升首都城市功能,促进首都全面协调发展具有助推作用;三是对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突破意义。
问:石景山区政府为鼓励服务业发展出台了哪些政策措施?
夏林茂:为促进服务业发展,石景山区出台了《促进商务楼宇经济发展的暂行办法》、《促进现代金融产业发展的意见》、《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试行办法》、《关于贯彻落实中关村“1+6”系列先行先试改革政策的办法》、《知识产权奖励暂行办法》、《数码娱乐企业认定实施细则》、《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鼓励股权投资业发展暂行办法》、《鼓励企业上市暂行办法》、《常青藤高端人才集聚区管理办法》等一系列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对商务金融、文化创意等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下一步,区政府将根据试点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具体职能分工,由区内各职能委办局在促进行业发展、园区打造、高效行政、税收返还、土地利用、资金补贴、招商引企、人才引进、机制改革等方面进一步制定详细的优惠扶持政策,形成一套符合石景山发展定位、具有石景山特色的政策扶持体系。
问:到2015年,石景山区提出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70%左右,若要实现这一目标,主要还面临哪些困难?如何解决?
夏林茂:从目前来看,要达到这一目标有以下几点困难。一是首钢涉钢部分搬迁调整完毕后,传统二产逐步退出,全区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规模较小,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对区域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支撑能力有限,新旧主导产业接续面临严峻的考验;二是石景山区尚处于经济转型期,首钢涉钢部分搬迁调整过程中仍有部分富余人员需要安置,一次性农转居后的社会保障不到位等遗留问题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经济转型面临比较严峻的就业与社会保障压力较大;三是高端资源要素聚集能力不足,石景山区首都文化娱乐休闲区(CRD)建设虽然取得巨大的进展,但其品牌形象为全社会接受尚需时日,对高端资源的吸引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承载力与全面转型的要求还有差距;四是区域发展存在不平衡。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较快,西部地区基础薄弱,中部地区基础设施老化比较严重,区域承载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针对存在的困难,石景山区政府重点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一是完善产业政策支持体系,加大对重点服务产业的扶持力度,完善投融资服务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加快拓展生产性服务业和充实消费性服务业;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和北京市的资金支持,合理安排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整合优化现有各级各类产业发展资金,确保资金的规范和高效使用,发挥政府资金集中使用和带动社会资金的作用;三是加强土地资源储备和集约利用水平。积极运用优惠政策盘活存量土地,激活低效用地,优化用地结构,优先支持重大产业项目用地;四是加强人才引进和人才服务,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五是加强招商引资和成果转化,加大对CRD品牌的宣传,积极调动各种招商主体的积极性,加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考核机制,提高签约项目的落地率、开工率和资金到位率。
问: 引人注目的“北京服务·新首钢”股权投资基金的设立及运作情况如何?
夏林茂:“北京服务·新首钢”股权投资基金的设立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进一步创新政府支持产业发展的机制,扶持本土服务企业发展壮大;二是更好地调动社会资本参与石景山区建设发展,加快培育西部地区新兴替代产业。
“北京服务·新首钢”股权投资基金采取有限合伙制形式,首期规模10亿元人民币,其中市发展改革委委托北京市工程咨询公司出资2亿元、石景山区政府委托区国资公司出资2亿元,首钢总公司出资4亿元,京煤集团出资2亿元。基金的投资方向则主要是北京市西部地区以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高技术服务业等为主的服务业领域企业,其中投资于西部地区企业的资金不少于基金总额的80%,投资于服务业的资金不少于基金总额的70%,单一项目投资金额不低于1000万元,不高于基金总额的20%。基金取得投资收益后将建立服务业“资金池”,回收资金既可以持续对基金后期滚动投资,也可以采用补助等方式对全市服务业发展给予支持,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政府投入不足的问题。
目前,“北京服务·新首钢”股权投资基金已进入运营阶段,根据基金投资方向,已经先期筛选了20多个投资前景好、行业附加值高的项目,建立了投资项目储备库。
今后,“北京服务·新首钢”股权投资基金将逐步吸引央企、民营、外资等多元化社会资本跟进投资,将基金规模扩大至100亿元,力争将该基金打造成为“北京服务”品牌的投融资平台。
北京市石景山区提出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做大做强生活性服务业
日前,北京市规划委公示新版《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规划》征求意见稿。作为石景山区的发展核心,5大功能区自西北向东南依次为工业主题园、文化创意产业园、综合服务中心区、总部经济区和综合配套区。同时,北京市出台了《关于加快西部地区转型发展2011年实施计划》,今年将有总投资2900亿元的200多项工程落户西部,石景山区亦是其中的重点区域之一。在这样难得的发展契机下,石景山区将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做大做强生活性服务业,进一步扩大原有“首都文化娱乐休闲区(CRD)”这一定位的内涵。
一、两大产业基地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水平
近几年,石景山区软件产业发展迅速。北京信息安全产业基地和北京市数码娱乐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均落户于此,使石景山区成为全国唯一的电子竞技基地和国家信息安全重点实验室所在地,软件基地企业的集聚效应已初步显现。
以软件业为核心的信息服务领域已成为石景山区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头两个月,全区信息服务领域累计实现收入13.2亿元,同比增长16.3%,其中,软件业实现收入9.2亿元,同比增长30.3%,在全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中排名第二。
据此,石景山区下一步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将落在信息服务、研发设计和商务服务上。
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石景山区主打的数字娱乐产业正在进入一个依靠增值服务实现集约式增长的时期。华录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作为石景山区引进的重点文化企业,是目前国内唯一具有蓝光高清编辑制作能力的企业。该公司当初入驻石景山区,主要基于3个原因:一是相关优惠政策;二是区政府给予企业的各项服务十分便利;三是石景山区“CRD”的定位与公司自身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十分契合,全区软硬件设施的建设也有很大提升。
二、首都文化娱乐休闲区CRD升级扩容
首钢搬迁使机遇与挑战同时摆在了石景山区面前。打造北京CRD的战略由此诞生:围绕“文化娱乐休闲”这一主题培育新兴产业,依托园区发展促进产业集聚,并由此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完成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这一理念引导下,石景山区新兴产业的发展已经初见成效。
CRD的定位,促进了数码娱乐、旅游休闲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石景山区培育新的主导产业做出了积极贡献。全区服务业占比已由2007年的32.7%优化为2010年的56%,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61亿元,同比增长18.2%,增速在全市16区县中名列第三。然而对于经济发展具有更大推动作用的生产性服务业来说,这一定位的吸引力则较为有限,对于整个地区的经济转型及财力方面的增长支撑不足。石景山区政府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这几年不断扩充“CRD”的内涵与外延,一方面强调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地位,另一方面继续做大做强生活性服务业,并在政策、资金等多方面给予相应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