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产业发展 > 服务业发展

武汉市江汉区力求试点工作取得实效

发布时间:2011/02/24
来源:产业协调司
[ 打印 ]

  为推进服务业综合试点工作顺利实施,武汉市江汉区委、区政府强化七项工作措施,力求取得实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组建了江汉区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专门工作班子,统筹规划,协调推进。

  二、科学制定规划。在制定完善《江汉区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方案》的基础上,先后编制了《武汉现代服务业中心区城市空间规划》和《江汉区现代服务业产业发展规划》。编制《江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时,加强与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相衔接,把“十二五”服务业发展改革目标和思路与试点内容有机结合。

  三、加强项目储备管理。将项目储备和管理作为促进试点工作的重要抓手和主要支撑,组织筛选了 “十二五”期间现代服务业项目56项、总投资1057.3亿元,占“十二五”期间全区项目总数的54%,投资总额的56%,其中王家墩商务区项目10项目,总投资499.3亿元。严格落实重点项目责任制,继续推行区级领导挂点督办和项目责任单位联系卡交办制度,充分发挥项目管理电子信息平台作用,加强项目建设动态管理、全程跟踪服务,重点协调解决土地、规划、资金、拆迁等项目建设的突出问题。

  四、开展政策对接。加强与省市相关部门政策衔接工作,进一步清理限制服务业发展的不合理规章制度,有效落实《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在全区范围内开展鼓励类服务业企业普查,建立和完善服务业发展指导目录,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协调省市对江汉区鼓励类服务业企业实现与工业企业用水、用气、用热同价政策,2011年完成鼓励类服务业企业认定以及用水、用气、用热同价政策落实工作。

  五、建立和完善扶持政策。将产业结构调整资金、全民创业专项资金、财源建设专项资金、科技三项费用专项资金等整合,建立了江汉区服务业综合改革专项资金,在原来5000万元基础上,每年按一定比例增加,采用投资补助或贷款贴息方式,引导社会资金加大投入。整合江汉区王家墩商务区投融资平台、服务业企业土地整理储备投融资平台、中小企业投融资平台,建立江汉区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投融资平台,为服务业企业融资构建长效机制和有效渠道。

  六、鼓励服务创新。鼓励服务业发展领域技术创新、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对软件开发、动漫研发、工业设计、电子商务等技术、知识含量较高的服务企业,支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落实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产学研联盟研究开发服务业共性和关键技术,对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文化传媒、数字教育、协同医疗和社会保障等项目,予以优先立项,提升服务业领域原始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

  七、建立试点监测评价体系。组织市、区发展改革委和统计局联手研究制定有关服务业统计监测评价体系。建立试点推进信息交流发布制度,搭建监测评价平台,及时掌握、分析试点进展情况。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