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创新和高技术发展 > 地方进展

湖北创新创业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发布时间:2022/03/27
来源:高技术司
[ 打印 ]

  近年来,湖北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创业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一是市场主体活力充分释放,带动就业效应充分彰显。双创催生了量大面广的市场主体,有力带动了高质量和充分的就业。截至2020年底,全省企业类市场主体达571.35万户,较之2015年增长38%。疫情冲击之下,双创带动就业综合效应更加凸显,社会服务领域双创带动就业示范直接带动超过18万人创业就业。二是新动能加速发展壮大,高质量发展动力显著增强。一批创新型企业快速成长壮大,带动高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高速增长。疫情期间,创新型企业贡献科技抗疫的硬核力量,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逆势而进,为特殊时期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加快实现疫后重振作出重要贡献。三是各类资源要素加速汇聚,双创支撑能力不断提升。7个国家级和26个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加快建设,布局建成65个国家级众创空间,25个产业技术研究院,600余个科技企业孵化器和260余个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近三年先后引进诺奖、外籍外地院士等高层次人才50余名,吸引了超过100万大学生在鄂创业就业,武汉东湖高新区成为全国知名的智力密集区。四是体制机制创新深入推进,创新创业生态不断优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升级,“店小二”精神深植人心,涉企经营许可持续精简,政务服务质效不断提升,推出湖北优化营商环境4.0版。科技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取得突破,区域创新能力提高到全国第七位。战略科技力量稳步提升,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北斗导航等领域先后取得一批自主创新成果,为保障产业自主可控贡献了湖北力量。

  “十四五”期间,湖北创新创业工作将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服务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着力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完善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机制,更大程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一是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聚焦创新创业关键环节和堵点痛点,加强政策系统集成和精准落实。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推进社会服务领域双创带动就业示范工作,新布局建设一批互联网平台+创业单元,带动更大范围更加充分的创业就业。高标准举办年度“双创”活动周和“创响中国”湖北站系列活动。二是提升双创科技支撑和发展能级。优化全省区域创新布局和创新要素配置,高水平建设光谷科创大走廊,努力创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布局建设一批基础研究平台和高端创新平台。推进武汉市全面创新改革,力争在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金融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三是推动各类双创主体融通发展。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在重点产业领域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生态。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建设双创支撑平台,支撑上下游企业产业协同和技术合作攻关,打造服务各类双创主体融通创新和协同发展的新载体。四是着力构建精益创业新格局。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力争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在产业链关键环节培养一大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隐形冠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五是高质量建设双创示范基地。推进双创示范基地特色化、功能化、专业化发展,构建“国家级示范基地—省级示范基地—储备基地”的梯次培育格局,建立健全优胜劣汰的动态调整工作机制。牵头建设中部双创示范基地联盟,探索平台共享、人才流通、数字确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知识产权综合服务领域等区域协同发展的新路径。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