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紧扣“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办学定位,加快推进双创示范基地特色化、功能化、专业化发展,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相关行业发展新需求,适应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和个性发展新需要,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创业带动就业多样化的有效载体,实施联合培养、培训,实习、实训和实践训练,推进课内外、校内外各类资源要素协调运行、协同育人,构建人才培养和创业就业长效机制,通过转变观念、增强知识、提高能力和供给服务,打通“专业”与“职业”通道。
一、建设产教融合创新创业平台
促进专创融合、科创融合,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专业化平台,支持建设开放式创客空间100个,创新创业教育中心15个,创客空间集群14个;建成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实验中心,建设学生VR创新实验室、创新创业能力建设室;与企业合作共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心,为学生提供物理空间、资源设备、实训实践指导和培训,与11家企业双创示范基地进行“校企行”结对共建,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25个。
二、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体系
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强化“创业+职业”训练,开设创业培训课、实训课;构建“专业+创新创业”培养模式,建设创新创业专门课程101门。加强创新创业项目体系建设,为引导学生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重大战略需求,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重点领域支持项目;组织“校企行”企业命题项目揭榜。学校国家级双创项目立项数居全国高校首位。2021年,面向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团队等发布“校企行”企业命题信息207条,已揭榜企业示范基地创新创业需求20个。开设“校企行”对接专场活动,结对基地专家在线观摩指导了200个创业项目路演。
推进创新创业课程、竞赛、项目训练和成果孵化系列贯通,创新创业教育和培训制度化、体系化,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带动高质量的创业。四年来,支持学生创业项目1010项,师生共创项目174项目,创业带动就业8182人次。
三、探索多方协同育人长效机制
出台《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管理办法》《本科生创新创业学分认定和转换管理办法》等,规范基地建设和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积极吸引社会资源投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推进教学实习、实践基地和就业基地等承载创新创业教育功能,推进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了解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提升学生职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