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将重庆纳入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布局以来,重庆找准数字产业化着力点和突破口,立足现有“芯屏器核网”产业基础,延伸产业链条、做大产业规模、做强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全国数字产业集聚区步伐。
一是“芯屏器核网”加速补链成群。引进微电子中心,加快构建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原材料配套集成电路全产业链条,推动全市集成电路产量保持37.7%的增速。加快构建光学材料、玻璃基板、液晶面板、显示模组和显示终端全产业链,初步形成“品牌+整机+配套”“生产+检测+供应链服务”的智能终端产业体系。依托国家电子信息(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等产业载体,着力补齐MEMS传感器、通信模组设计制造等短板,全力打造硬件制造、运营服务和系统集成“三位一体”的产业体系。
二是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稳步推进。将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纳入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推进体系,坚持重大事项一体部署、重大政策一体研究、重大项目一体推进。聚焦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正在开展10大应用场景示范、建设10大新项目等,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
三是数字文创产业发展活力迸发。创建渝北区重庆数字创意产业园、渝中区上清寺数字文化产业园、两江新区海王星数字文化产业园、涪陵互爱科技产业园等4个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文化创意承载载体面积逾30万方,数字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00亿元左右。全面推进数字文化馆、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建设,全市文化馆系统在线预订15718次、服务时长677.3万小时、服务群众21.6万人次,建成数字图书馆43个、资源总量超200TB,红岩革命历史纪念馆完成文物环拍317件、扫描档案21521页、扫描平面文物93件。推出红岩系列展馆720度全景虚拟漫游,网上数字展览入选国家文物局第一批推出的数字博物馆清单,共计推出展览50个,文物藏品展示90件,线上点击超10万次。
四是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新兴产业。抢抓线上购物、无人零售等新业态重要发展契机,全市集聚电商(网商)近66万家,带动创业就业人数179.5万人。顺应个人消费新趋势,组建直播电商行业联盟,引导成立直播基地10余个,开展直播带货活动超12万场,推动全市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2.5%。聚焦汽车智能化和城市智能化,开展北斗应用示范,加快北斗三号应用模式推广,探索“北斗+智能化”卫星应用产业规模化发展新途径。打造9个特色鲜明、配套完善的分享经济产业基地,建成11个分享经济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