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区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是第一批66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之一。面对疫情影响,徐汇区按照疫情防控“硬任务”和经济发展“硬道理”两手抓要求,把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与鼓励企业分批复工、错峰上班、在线办公结合起来,把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与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结合起来,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截止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内企业复工复产态势良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100%。
一是强化责任落实。进一步明确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备案流程和要求,制定支持企业复工四个系列工作提示。为便于企业复工备案,同时压实楼宇园区责任,简化复工备案方式,楼宇、园区、孵化器内的企业,由业主方或物业公司集中备案;其他企业自行备案。街镇营商办收集业主方或物业公司、其他企业备案表,经查验后,即完成复工备案程序。既简化了程序,又压实了责任,面上看,楼宇园区都把住了“关”、看好了“门”。
二是强化条件管理。把企业落实防控工作和责任作为备案前提,明确要求企业复工前要落实防疫责任,明确责任主体及责任人、疫情防控计划、制度及复工安排,要落实员工管理、防疫物资储备、办公场所管理并签订承诺书。条件具备就可复工,强调楼宇园区要督促租户企业落实防疫措施,各街镇通过做实楼长制、园长制加强指导督查。
三是强化人员管理。把“管好人”作为复工备案的核心内容,对重点地区返沪人员,要求企业严格实行为期14天的隔离观察;对重点关注地区返沪人员,主要是跟企业做好沟通,解释说明情况,请企业支持配合落实14天社区健康管理;对其他地区返沪人员,鼓励引导企业落实7天隔离观察措施。目前看,除个别企业有顾虑,大部分企业都能对外地返沪员工落实7-14天隔离观察措施,总体上保证了人员的可控。
四是强化全覆盖管理。除楼宇园区以及春节期间已经营业的企业主体,各部门主动跨前,市场监管局负责所有“六小”沿街商铺,商务委负责菜市场、大型商场和超市,城管执法局负责旅馆、民宿和规模化租赁房,其他由街镇兜底,保证了面上的无缝衔接。同时卫健委加强业务指导,文旅局和体育局等部门对各自主管行业、房管局对物业管理分别提出管理要求,通过条包块管,前期联系的企业数基本上与在地统计的企业数相吻合。
五是强化信息化管理。依托“一网通治”智慧网格化城市运行平台,运用大数据赋能精准疫情防控,研发徐汇区“看家护院、邻里互助”疫情防控系统,企业板块的企业人员登记、企业复工备案、沿街商铺管理和重点工地管理等功能已上线应用。其中,企业复工备案系统在斜土、枫林街道先行试点,共备案550家企业,实现企业复工线上填报、街镇营商办网上复核;沿街商铺管理系统上线以来已有1406家商铺上报开停业情况,3175名用工人员情况及防疫措施落实情况,主管部门通过管理端实时掌握商铺情况、开展日常抽查巡查工作。系统的应用提高了企业复工和疫情防控的精准度,也提升了营商服务和城区治理的精细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