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创新和高技术发展 > 地方进展

绵阳市军转民高技术产业链项目(第二批)结硕果

发布时间:2019/03/18
来源:高技术产业司
[ 打印 ]

  2014年,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支持下,绵阳科技城军转民产业链(第二批)项目获得批复,依托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科研院所,长虹、东材等军民融合重点企业,在空管和新材料两个特色领域,实施14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1.81亿元。目前,该专项所有项目已全部建成并通过验收,带动上下游产业产值增长200亿元以上。该专项实施以来,各实施单位共获得专利授权113件,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和国家军用标准4项,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研制生产出全球领先的军民两用高技术产品30余项。

  高品质紫外熔石英玻璃实现自主研发生产。四川神光石英科技有限公司突破紫外熔石英玻璃砣料沉积、锭料槽沉等关键核心技术,完成高品质紫外熔石英玻璃从小批量试制到产业化生产的跨越,产品光学非均匀性等关键性能指标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有力保障了国防建设,实现了关键材料自主可控。 

  高端PVB树脂达到年产2万吨产能。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新性地在高分子合成上采用微化工反应(管式反应)工艺,突破了管式连续法生产工艺关键核心技术,生产出高端PVB树脂产品,获发明专利授权3项。建成PVB树脂生产线10条,形成年产2万吨PVB树脂产能,产品已应用于高端汽车玻璃、建筑玻璃等领域,并可拓展应用于防弹玻璃等军工领域。 

  DR检测技术实现产业化应用。四川迪派锐科技有限公司利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和国家X射线数字化成像仪器中心研发平台,突破固体阵列探测器、移动式高能辐射源等关键核心技术,成功实现DR检测技术应用。产品取得国内首台套认定,实现将DR检测技术在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石油石化、新材料等领域的首次应用,提高了航空复合材料、航空铸件、桥梁、长输管道等无损检测质量,积极推动了无损检测数字化管理。 

  轻小型激光雷达及低空飞行平台实现产业化。绵阳天眼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突破机载激光雷达系统监控、数据实时记录存储等关键核心技术,形成年产轻小型激光雷达产品15台/套、低空飞行平台10台/套、测绘数据年处理12000平方公里的生产(服务)能力。产品获发明专利授权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6项、软件著作权7项,可获取地面的真三维坐标,其数据精度可达到10cm以内,已为电力、国土、交通和军队等多个行业提供测绘服务。 

  该专项的实施,有力提升了四川省军民融合产业核心竞争力和集聚发展水平,有效推进了军民协同创新体系的建设,为四川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下一步,四川将继续紧抓深入实施军转民高技术产业链项目的契机,继续深入挖掘军工业快速发展蕴藏的为社会创造巨大财富的潜力,持续推动军民融合和创新驱动战略向纵深发展。  

   

  四川省发展改革委

附件: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