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与来华出席2025年上合组织峰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有关国家达成多份合作文件
8月30日至9月4日,习近平主席出席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并同与会外方领导人举行系列活动。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有关国家达成30余份合作文件。
中古生物技术合作联合工作组第十三次会议成功召开
9月4—5日,中古生物技术合作联合工作组第十三次会议在中国武汉成功召开。古巴副总理马丁内斯、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相里斌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古双方联合工作组成员单位、重点合作项目代表、有关地方发展改革委以及古巴驻华使馆等约180人参加会议。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出席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并致辞
9月8日,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在厦门开幕,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周海兵指出,“十四五”期间,中国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两次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深入实施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加强标志性重大外资项目服务保障,支持外资企业平等参与大规模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国新办举行“介绍全国部分地区实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出席并答记者问
9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介绍全国部分地区实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国家数据局副局长余英、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司长魏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负责人运东来、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司司长孔维东、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杨秀玲介绍全国部分地区实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会见阿联酋投资部部长苏瓦迪
9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会见阿联酋投资部部长苏瓦迪,双方就进一步加强中阿投资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周海兵表示,中国经济前景广阔,是全球投资者可信赖的投资目的地,欢迎阿方共享中国发展机遇,深化投资合作。国家发展改革委高度重视中阿投资合作高级别委员会(以下简称“高委会”)工作,经双方共同努力,高委会第一次会议多项成果已经落地。中方愿与阿方继续加强沟通对接,持续推进中阿投资合作走深走实,推动中阿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
国务院关于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10日,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郑栅洁在报告中介绍,从目前掌握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数据以及各方面了解的情况看,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较好。经济增长、就业、消费、外贸进出口、居民收入、基本养老保险、粮食能源生产、绿色生态、金融等指标进展顺利。
国务院关于《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实施方案》的批复
9月10日,国务院批复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报送的《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实施方案》,要求因地制宜推动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各项工作落实,确保如期完成目标任务。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2025-2027年新型储能发展目标,预计三年内全国新增装机容量超过1亿千瓦,2027年底达到1.8亿千瓦以上,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同时,新型储能技术路线及应用场景进一步丰富,培育一批试点应用项目,打造一批典型应用场景,有力支撑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完善价格机制促进新能源发电就近消纳的通知
9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完善价格机制促进新能源发电就近消纳的通知》,明确对符合条件的就近消纳项目,公共电网应当按照规定提供接网、供电服务,并按接网容量保证可靠供电,保障项目在发电不足时仍能安全稳定用电。
关于印发《电力现货连续运行地区市场建设指引》的通知
9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电力现货连续运行地区市场建设指引》指出,优化现货市场交易机制、加快完善中长期市场交易机制、因地制宜健全辅助服务市场体系、研究建立可靠容量补偿机制、打造规范透明的零售市场、完善市场干预与处置机制、持续提升市场运营能力、强化电力市场秩序监管、强化组织保障。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常态化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
9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常态化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从市场扩围、扩募支持、项目把关、组织保障四大维度出台具体举措,旨在推动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加快推广远程异地评标的通知
9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加快推广远程异地评标的通知》,明确各地要按照技术标准,在常态化推进省内跨地级市远程异地评标的基础上,通过签署协议、备忘录等方式加强跨省域合作,进一步明确副场补偿、服务保障、监管协同等协作内容,加快推广跨省域远程异地评标。
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案例
9月8日,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在厦门举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案例”。本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其中八个创新实践案例,供各地参考借鉴。
对口支援西藏省市典型经验做法
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各援藏省市倾力支持下,西藏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各族人民生活蒸蒸日上,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民族团结日益巩固。17个援藏省市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把握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根本立场,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等工作走深走实,为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上周,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发布6个援藏省市的经验做法,本周,继续发布其余11个援藏省市的经验做法,总结刊发如下,供各地参考借鉴。
国家粮食和储备局向广东紧急调运中央应急抢险救灾物资支持做好防汛防台风工作
9月8日,根据当地防汛防台风工作需要,按照国家防总办公室调运指令,国家粮食和储备局紧急调运990台(艘)排涝设备、抢险舟艇、发电机、照明设备等中央应急抢险救灾物资(防汛抗旱类),支持广东省做好防汛防台风工作。
专家解读文章之一 | 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是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生动实践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会长徐善长发表署名文章《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是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生动实践》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明确要求,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推动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类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潜力充分释放。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进一步指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基本要求是‘五统一、一开放’”。“五统一”之一就是“统一要素资源市场,促进自由流动、高效配置,减少资源错配和闲置浪费”。近期,国务院印发《关于全国部分地区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批复》,这是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要举措。
专家解读文章之二 | 提升要素协同配置能力 增强“向高攀登”内生动能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所副所长、研究员郭丽岩发表署名文章《提升要素协同配置能力 增强“向高攀登”内生动能》表示,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全国部分地区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批复》,以目标为指引,以问题为导向,从技术、土地、劳动力、数据、资本、资源环境等重点要素方面,引导试点地区因地制宜开展差别化改革,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实现路径,形成系列经验做法,以期在全国更大范围复制推广,从而促进各类生产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为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专家解读文章之三 | 抓试点、增动能 深入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体管所王琛伟、王皓田、吴昺兵共同发表署名文章《抓试点、增动能 深入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表示,推动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类资源高效配置,是降低企业成本、激发市场活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举措。此次确定10个地区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着力破除阻碍要素自主有序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提高要素协同配置效率,以综合改革试点为牵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为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积极探索新路径,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专家解读文章之四 | 因地制宜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决策咨询部处长、研究员刘志成发表署名文章《因地制宜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表示,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全国部分地区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批复》。《实施方案》落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相关要求,科学确立试点空间布局,因地制宜确定重点改革事项,形成了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实施蓝图,将有效促进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类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潜力充分释放,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专家解读文章之五 | 持续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 助力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所研究员刘方发表署名文章《 持续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 助力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表示,十个试点地区以综合改革试点为牵引,聚焦要素流动不畅、配置效率不高等问题,结合本地区资源禀赋、优势特色和发展需要,差异化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着力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高效协同配置,这对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专家解读文章之六 |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推动资本联动多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所研究员曹玉瑾发表署名文章《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推动资本联动多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表示,近期,国务院部署在全国10个地区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有助于通过丰富的实践与探索,进一步发挥资本“黏合剂”作用,推动与传统要素和新型要素的高效协同,进而为新质生产力提供全周期、多层次的支持体系。
专家解读文章之七 | 奋力抢抓以优化新型生产要素配置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试点机遇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所副研究员张铭慎发表署名文章《奋力抢抓以优化新型生产要素配置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试点机遇》表示,近期,国务院印发《关于全国部分地区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批复》,标志着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又向前迈出了坚实一步。试点方案不仅包括土地、资本、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还明确提出技术、数据、资源等新型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方向,必将进一步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为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提供更强大的要素支撑。
专家解读文章之八 | 推动综合改革试点各项举措落实落细落到位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决策咨询部处长、研究员刘志成发表署名文章《推动综合改革试点各项举措落实落细落到位》表示,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关于全国部分地区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批复》,确立了因地制宜、典型引路的区域布局,明确了重点突破、系统集成的改革举措,形成了纵深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实施蓝图。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综合改革试点能否迈开步子、蹚出路子,直接关系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成效。必须雷厉风行抓落实,发挥好试点对全局性改革的示范、突破、带动作用,在试点基础上加强总结,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